翻译
残月髙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彷彿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残缺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滴漏声断,夜已深沉,人声初静。有谁见到那幽居之人独自往来?仿佛是一只缥缈的孤雁影子。
它突然惊起又频频回头,心中怀有怨恨却无人理解。它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宁愿寂寞地停落在冰冷的沙洲上。
以上为【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翻译。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均无词题,调名下径引黄鲁直跋,文字与傅注词末附录者稍异,作「黄鲁直跋云:『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又《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于黄跋后接引《耆旧续闻》云:「赵右史家有顾禧景蕃《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迹,……云:『余顷于郑公实处,见东坡亲迹书《卜算子》断句云「寂寞沙洲冷」,今本作「枫落吴江冷」,词意全不相属也。』又毛本调名下注云:「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吾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刘尚荣按:「毛本此注本宋王勉夫撰《野客丛书·卷二十四·东坡〈卜算子〉》。朱彊村曾在《彊村丛书》本《东坡乐府·凡例》中指出:『毛本标题,依托谬妄,并违词中本旨。』其说甚是。毛本妄拟本事,不可取。」
定慧院:龙榆生笺:「《东坡诗集》作『定惠院』。查注:『《名胜志》:「定惠院在黄冈县东南。」』」
谁见:傅子立注:「一作『时见』,一作『唯有』。」刘尚荣按:「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时见』,今未见何本苏词作『唯有』。」
幽人:龙榆生笺引《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孤鸿:龙榆生笺引唐·张曲江《感遇》诗:「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拣尽寒枝不肯栖」句:龙榆生笺:「《滹南遗老集·诗话》:『东坡雁词「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近日张吉甫复以「鸿渐于木」为辨,而怪昔人之寡闻,此益可笑。《易·象》之言,不可援引为證也。其实雁何尝栖木哉?』」
「寂寞沙洲冷」句:傅子立注:「一作『枫落吴江冷』。唐崔信明美文章,郑世翼亦自负,二人相遇江中,郑谓崔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崔出之,郑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而去。」刘尚荣按引《唐才子传·卷一·崔信明传》:「信明,青州人。少英敏,及长,强记,美文章。高孝基语人曰:『崔生才冠一时,但恨位不到耳。』隋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信明弟仕贼,劝信明降节,当得美官。不肯从,遂逾城去,隐太行山中。唐贞观六年,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信明恃才蹇亢,尝自矜其文。时有扬州录事参军荥阳郑世翼,亦骜倨忤物,遇信明于江中,谓曰:『闻君有「枫落吴江冷」之句,仍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旧制。郑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卷于水中,引舟而去。今其诗传者数篇而已。」龙榆生笺引《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文艺列传·崔信明传〉》:「崔信明,青州益都人。高祖光伯,仕后魏为七兵尚书。信明之生,五月五日日方中,有异雀鸣集庭树,太史令史良为占曰:『五月为火,火主《离》,《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然雀类微,位殆不高邪。』及长,强记,美文章。乡人高孝基尝语人曰:『崔生才富,为一时冠,但恨位不到耳。』隋大业中,为尧城令。窦建德僭号,而信明族弟敬素者,为贼鸿胪卿,自谓得意,语信明曰:『夏王英武,有举天下心,士女襁负而至不可数。兄不以此时立功立事,岂所谓见几不俟终日乎?』答曰:『昔申胥海隅钓师,能固其节。尔欲吾屈身贼中求斗筲邪?』遂逾城去,隐太行山。贞观六年,有诏即家拜兴势丞。迁秦川令,卒。信明蹇亢,以门望自负,尝矜其文,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扬州录事参军郑世翼者,亦骜倨,数恌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馀。』信明欣然多出众篇,世翼览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又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均作「枫落吴江冷」。刘尚荣按:「《耆旧续闻·卷二》:『赵右史家有顾禧景蕃《补注东坡长短句》真迹,……云:「余顷于郑公实处,见东坡亲迹书《卜算子》断句云『寂寞沙洲冷』,今本作『枫落吴江冷』,词意全不相属也。」』」
尾注:傅子立注:「黄鲁直跋云:『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孰能至此!黄庭坚题。』」
1.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2. 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至此。
3. 定慧院:寺院名,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于此。
4. 缺月:不圆的月亮,暗示环境的残缺与心境的孤寂。
5. 疏桐:枝叶稀疏的梧桐树,常用于营造秋夜清冷氛围。
6. 漏断:指夜深,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漏断”即滴漏声止,表示更深夜阑。
7. 幽人:幽居之人,此处为苏轼自指,亦可泛指隐士或心境孤高的士人。
8.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9. 孤鸿: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自身处境。
10. 沙洲:江河中的沙质小洲,寒冷荒凉,象征孤独与清苦。
以上为【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注释。
评析
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东坡另有《遊定慧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东坡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东坡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藉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髙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藉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黄山谷评:「语意髙妙,似非喫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作,借写孤鸿形象,抒发自己孤独、高洁、不随流俗的情怀。全词意境清冷孤寂,语言凝练含蓄,通过“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幽远凄清的艺术世界。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尤为传神,既写出孤鸿择木而栖的谨慎与孤傲,也象征作者虽处逆境却不肯苟合世俗、坚守节操的精神品格。整首词托物言志,情思深婉,是宋代小令中的精品。
以上为【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夜景起笔,“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出一幅清冷寂静的秋夜图景。残月、疏桐、夜阑人静,共同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邃的氛围,为下文“幽人”与“孤鸿”的出场铺垫了基调。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两句巧妙地将人与鸟融为一体——幽人独行的身影如同天边飘忽的孤鸿,孤鸿的影子又仿佛是诗人内心的投射。这种物我交融的手法,使情感表达更为深婉动人。
下片转入心理描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孤鸿警觉不安、心怀怨恨却无人理解,实则是苏轼内心忧惧与孤独的真实写照。他因文字获罪,贬谪异乡,政治上的打击使其时时警惕,精神上极度压抑。
结尾“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堪称千古绝唱。孤鸿宁可选择寒冷荒凉的沙洲,也不愿随意栖身寒枝,表现出一种宁折不弯的孤高气节。这正是苏轼人格理想的象征:即便身处困顿,也要保持精神的独立与操守的纯洁。
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充分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我、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以上为【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赏析。
辑评
黄山谷:语意髙妙,似非喫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黄蓼园《蓼园词选》: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
陈亦峰《词则·大雅集》评此词说:寓意髙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吴虑臣《能改斋漫录》: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胡元任《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中》: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
1.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引《艺苑雌黄》:“子瞻在黄州作《卜算子》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2.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二:“语语双关,格调极高。”
3. 沈谦《填词杂说》:“东坡‘缺月挂疏桐’一阕,真是‘孤鸿’与‘幽人’两两相忘于江湖矣。”
4. 先著、程洪《词洁》卷二:“此亦咏鸿,而所以咏鸿者,专为自家身份写照。”
5.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拣尽寒枝不肯栖’,其言外有意,非止状物而已。”
6.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寓意高远,运笔空灵,非后人所能模仿。”
7.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原唱,反若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至其《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等阕,皆寄兴高远,有飘然出世之想。”
以上为【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