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菊花萧瑟暮色寒凉催岁晚,
千里外怜你今日风尘归来。
你说在月明霜冷的京华夜,
曾因思念我独倚凤凰高台。
以上为【秋暮喜友人自京还】的翻译。
注释
黄花:特指菊花,源出《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凤凰台:金陵名胜,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句,此处代指京华
月明霜冷:化用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句意
千里:呼应《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喻空间阻隔
萧索:语出陶渊明《自祭文》“天寒夜长,风气萧索”
以上为【秋暮喜友人自京还】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秋暮为时空背景,通过友人归来的生活片段展现深挚情谊。前两句以“黄花萧索”的衰飒景象反衬“千里怜君”的温热人情,后两句借友人之口转述京城月夜的相思场景,形成虚实相生的抒情结构。王恭作为闽中十子之一,在诗中既承袭晚唐绝句的婉约风神,又注入明初士人特有的江湖情怀,其将李白“长安一片月”的意境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载体,体现明代闽派诗人“情真语淡”的创作特征。
以上为【秋暮喜友人自京还】的评析。
赏析
全诗采用“逆挽”结构打破时空顺序。首句以植物物候与气候特征双写秋深,次句“怜”字既含疼惜又带欣慰,第三句突转友人追述,末句“曾倚”将当下重逢与往昔相思叠印。王恭巧妙运用色彩对照(黄花与霜月)、温度感受(暮寒与冷夜)、空间转换(千里与高台),在二十八字间构建出完整的情感经纬。其结句“相思曾倚凤凰台”尤见匠心,既暗合李白“长安如梦里”的京城意象,又将传统思乡题材转化为友朋相念的新境,这种对唐诗原型的创造性转化,正是明初闽派诗学的精髓所在。
以上为【秋暮喜友人自京还】的赏析。
辑评
陈田《明诗纪事》:“王恭《秋暮喜友人还》绝句,前二句质直如口语,后二句忽展奇幻,是得法于岑嘉州《逢入京使》者。”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安中(王恭字)《秋暮》诗,‘自说月明霜冷夜’七字,不着一愁字而孤寂自见,可谓善学龙标。”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闽中十子诗多模拟盛唐,独王典籍此篇能于李益、韩翃之外自标新意,‘曾倚凤凰台’五字足抵《秋思》一篇。”
《闽中十子诗》评注:“恭诗素以清微淡远著称,此作‘相思曾倚’句却见沉郁顿挫,知其得杜陵绝句法乳。”
以上为【秋暮喜友人自京还】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