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贪恋观赏那翠绿的荷叶如华盖般簇拥着粉红的荷花,不知不觉间湖边已悄然降下了一夜寒霜。
仿佛将天上织机所织的云锦般的彩霞都收卷起来,任由一匹素练般的秋光在天地间铺展书写。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翻译。
注释
1. 文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善画竹,苏轼表兄兼挚友。
2. 洋川园池:文与可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知州时所建园林,内有三十处景致,各赋诗一首,苏轼次韵唱和,成《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3. 翠盖:绿色的伞状物,此处比喻荷叶。
4. 红妆:本指女子盛装,此处比喻盛开的红色荷花。
5. 一夜霜:暗示时节已入深秋,荷塘由盛转衰。
6. 天机云锦段:天上的织机所织的云霞锦缎,形容夏日湖面绚丽的光影与色彩。
7. 卷却:收起,卷走。
8. 从教:任由、听任。
9. 匹练:一匹白绢,比喻秋日清澈明朗的光线或天空。
10. 秋光:秋天的景色与光辉。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中的《湖桥》一首,通过描绘湖上秋景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敏锐的感受力。前两句写盛夏或初秋荷塘繁盛之景,后两句笔锋一转,点出秋霜悄至、繁华渐退的时序更迭。全诗以视觉意象为主,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色升华为艺术画卷,体现了苏轼“诗中有画”的审美追求,也暗含人生荣枯无常的哲思。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前两句“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以“贪看”起笔,写出诗人沉迷于荷塘美景的情态,“翠盖”与“红妆”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极具画面感。而“不觉”二字巧妙转折,带出时间流逝与季节更替,令人顿生恍然之感。后两句以瑰丽的想象将自然景象艺术化:“天机云锦段”喻夏日湖光山色如天上仙织,美不胜收;而“卷却”则象征繁华褪去,转入清寂。“从教匹练写秋光”一句,既写秋空澄澈如白练铺展,又暗含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全诗由绚烂归于素净,体现了苏轼在景物描写中融入哲理思考的一贯风格。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写景入微,而寓意深远,由春华而见秋实,非徒模山范水者可比。”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贪看’二字有情,‘不觉’二字有味,末二语造境高远,似不经意而天然成妙。”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苏集中此类小诗,最见风致。此首写湖桥秋色,不着议论而兴象玲珑,可谓得画意诗情之妙。”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和文同诗多取其画意,此篇尤显。以‘云锦’‘匹练’作比,化实景为虚象,正是‘诗画本一律’之证。”
以上为【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