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古台高耸与巍峨山峦并立,断塔层层锁住天地寂寥。
积雪的洞门常现阴森气象,炎热夏日松柏反显萧瑟。
云雷纹壁画丹青气势雄壮,神鬼绘影的空堂世代遥渺。
令人惆怅的是宋宫偏已湮灭,二位精魂的哀怨难以招回。
以上为【臺寺夏日】的翻译。
注释
1. 臺寺:指北宋故都开封的台观寺宇
2. 郁岧峣:高峻貌
3. 棱层:嶙峋高耸状
4. 洞门:重重相对的门户
5. 云雷画壁:绘有云雷纹的壁画
6. 虚堂:空寂的殿堂
7. 二灵:指北宋被掳的徽、钦二帝
以上为【臺寺夏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古台”“断塔”等衰败意象构建历史废墟的视觉空间,通过“积雪洞门”与“热天松柏”的反常气候描写,在物理温差中暗寓时代剧变的精神寒暑。尾联“二灵哀怨”将个人惆怅升华为家国兴亡的集体记忆,体现明代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理念下深沉的历史意识。
以上为【臺寺夏日】的评析。
赏析
李梦阳此诗在时空维度上展现多重交错:首联以“古台”“断塔”的竖向空间切割横向的“寂寥”,构建出崩塌的历史坐标系。颔联“常惨惨”与“转萧萧”形成温度感知的悖论,暗示文明湮灭后自然秩序的异常。颈联“云雷壮”与“神鬼遥”的工对,在艺术永恒与王朝速朽间制造强烈反差。尾联点明“宋宫泯灭”的叙事核心,“二灵哀怨”既实指靖康之耻的帝王魂魄,又虚喻所有被历史暴力摧毁的生命印记。全诗将杜甫《咏怀古迹》的沉郁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的奇崛熔铸一炉,在十四句内完成对北宋覆灭的史诗性凭吊,堪称明诗宗宋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臺寺夏日】的赏析。
辑评
1.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空同《臺寺夏日》颔联,得老杜《秦州杂诗》‘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之法,而悲慨过之。”
2.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热天松柏转萧萧’七字,写尽兴亡之感,较刘禹锡‘金陵王气黯然收’更觉惨怛。”
3.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此诗结联明指徽钦北狩事,‘不堪招’三字与谢翱《西台恸哭记》同其沉痛。”
4. 清·陈田《明诗纪事》:“李献吉七律最工,此篇‘云雷’‘神鬼’一联,壮彩中寓黍离之悲,足为前七子冠冕。”
5. 近代·钱基博《明代文学》:“《臺寺夏日》苍凉悲壮,其‘积雪’‘热天’一联,以物理反常喻山河易主,真可谓‘史笔诗心’。”
以上为【臺寺夏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