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夏至时节北风袭来,夜晚清凉意蕴渐增。
江船迫近新月倒影,沙岸色泽扰乱疏灯。
暗处船桨故意相拨,浮阳水汽依然自升。
倚靠船桅观看剑气,仍见斗牛星间曾经。
以上为【丰城夜泊】的翻译。
注释
丰城:今江西丰城市,以“龙泉太阿”宝剑出土处闻名
浮阳:浮于水面上的阳光余热,指江面蒸腾的水汽
剑气:典出《晋书·张华传》,雷焕见斗牛间紫气掘得双剑
斗间: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与牛宿之间
曾:通“层”,重叠显现
以上为【丰城夜泊】的注释。
评析
此诗作于李梦阳宦游江西期间,展现其“诗必盛唐”的创作理念。全诗以视觉通感构建双重空间:前两联“北风”“新月”勾勒自然时序,“沙色”“疏灯”点染人文景观,后两联暗用“丰城剑气”典故,将现实江夜升华为历史场域。尾联“仍见”二字串联起晋代雷焕掘剑的往昔与诗人当下的凝视,在时空叠印中完成对永恒精神的追寻,体现前七子“格古调逸”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丰城夜泊】的评析。
赏析
本诗艺术成就体现在三重意境的螺旋深化:首联以“夏至北风”的反常气候制造物理层面的张力,颔联通过“逼新月”“乱疏灯”的动词活用构建光影交错的视觉迷宫,颈联“暗桨相拨”与“浮阳自蒸”形成人为干预与自然运化的辩证,尾联终以“剑气”意象实现历史魂灵的当代召唤。诗人尤其擅长调动多感官体验——北风的触觉、疏灯的视觉、暗桨的听觉、浮阳的体感,最终汇聚为“看剑气”的精神视觉。这种将地理空间转化为诗学空间的笔法,正是李梦阳“宗杜崇唐”理论的成功实践。
以上为【丰城夜泊】的赏析。
辑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空同子《丰城》诸作,气骨森然,直通杜陵”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逼’字‘乱’字炼得奇险,结句用典如盐著水”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北地此诗,可见其取法少陵,不仅在形似”
以上为【丰城夜泊】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