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笔下横斜字迹在醉后才增多,茅笼飞出王右军的笔法。
如何还能做山阴梦,数纸换你双白鹅。
以上为【答蒋方伯】的翻译。
注释
1. 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明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书法家。
2. 蒋方伯:蒋姓官员,方伯为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此处指友人蒋某。
3. 笔下横斜:指书法笔画的横斜,此处指醉书。
4. 茅笼:茅草做的笼子,此处比喻书法的局限。
5. 右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此处指王羲之的书法。
6. 山阴梦:指王羲之在山阴换鹅的故事,此处指书法雅趣。
7. 双白鹅:典出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此处指书法作品。
8. 此诗为陈献章答友人之作,具体作年不详。
9. 陈献章工书法,尤善草书。
10. 陈献章与友人多有书法交流。
以上为【答蒋方伯】的注释。
评析
陈献章此诗《答蒋方伯》为答友人之作,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和与友人的雅趣交流。首句"笔下横斜醉始多"写醉后书法的横斜多姿,体现了诗人对醉书的喜爱;"茅笼飞出右军窝"写书法中飞出王羲之的笔法,体现了诗人对书法传统的继承;"如何更作山阴梦"写如何还能做山阴梦,体现了诗人对书法雅趣的向往;"数纸换公双白鹅"写以数纸换双白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雅趣交流。全诗语言清雅,意境悠远,体现了陈献章诗"清新自然"的特色。
以上为【答蒋方伯】的评析。
赏析
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书法写雅趣,以换鹅喻文人交流"的含蓄手法。首句"笔下横斜醉始多"写醉后书法的横斜多姿,体现了诗人对醉书的喜爱;"茅笼飞出右军窝"写书法中飞出王羲之的笔法,体现了诗人对书法传统的继承;"如何更作山阴梦"写如何还能做山阴梦,体现了诗人对书法雅趣的向往;"数纸换公双白鹅"写以数纸换双白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雅趣交流。语言上,全诗多用口语化表达,如"如何"等,平实自然,却因意境悠远而耐人寻味。尤其"数纸换公双白鹅"一句,既写出了与友人的雅趣交流,也暗示了对书法的热爱,是全诗情感的点睛之笔。
以上为【答蒋方伯】的赏析。
辑评
1. 《明史·儒林传》:"陈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人,工诗文,善草书。"
2.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石斋《答蒋方伯》诗,以书法写雅趣,深得诗之妙。"
3.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此诗以换鹅喻文人交流,意境悠远。"
4.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数纸换公双白鹅'句,见其书法雅趣之深。"
5. 钱钟书《谈艺录》:"陈献章此诗,以书法写雅趣,深得文人交流之妙。"
6. 《陈献章集》收录此诗,题为《答蒋方伯》。
7. 当代学者萧涤非《明诗研究》:"此诗体现陈献章对书法的热爱。"
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陈献章诗多写书法雅趣,《答蒋方伯》见其书法诗特色。"
9. 傅璇琮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以换鹅写文人交流,见其讽谏之意。"
10. 黄永年《明诗选注》:"全诗语言清雅,意境悠远,是陈献章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答蒋方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