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帝王命令均衡劳逸,上天辅佐整饬纲纪。
深厚恩泽来自凤凰池,吉日启动乌头官船。
官位对应郎官星宿,威严犹存御史风霜。
各部官员仰仗倡导表率,宰相等候纠正辅佐。
端正仪容使吴山静肃,清远襟怀似浙水绵长。
当效仿鲍宣司隶之职,即将召来董仲舒般的贤良。
庄严的科考功名尊显,振作的士人意气昂扬。
待到明年楚江之上,遥想你们如鹓鹭成行直上云霄。
以上为【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的翻译。
注释
1. 普元礼:元末明初御史,生平待考
2. 都事:行中书省属官,正七品,《明史·职官志》“都事掌案牍”
3. 凤沼:凤凰池,指中书省,谢朓《直中书省》“兹言翔凤池”
4. 乌樯:乌头官船,《中华古今注》“船头刻鸟象以惊水怪”
5. 郎官宿:郎官对应太微垣星宿,《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
6. 御史霜:御史威严如霜,《通典》“御史为风霜之任”
7. 绳匡:纠正辅佐,《尚书·同命》“绳愆纠谬”
8. 鲍司隶:鲍宣曾任司隶校尉,以刚直着称
9. 董贤良: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汉书》有传
10. 鹓行:朝官班列,杜甫《至日遣兴》“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
以上为【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典重雅正的语体构建官员迁转的礼仪空间,前四联通过“帝命天工”的宇宙秩序与“凤沼乌樯”的皇家意象,确立人事任命的神圣性;后四联借“吴山浙水”的地理象征与“鲍宣董子”的历史楷模,在时空维度中完成对赴任者的期许。全诗熔铸经史典故与星象官制,展现明代台阁诗风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明初洪武年间,体现新兴王朝整饬吏治的时代氛围。首联以“帝命”与“天工”对举,将人事任命提升至天人感应高度,与朱元璋“重典治吏”政策形成文本互涉。颔联“渥恩”暗指御史超擢的殊荣,“吉日”契合《礼记·月令》择日赴任的古礼。颈联星象与职官对应,延续《周礼》“以星象辨官制”传统,“御史霜”意象既承《诗经》“岂不夙夜,谓行多露”的履职艰辛,又启后文“正色吴山”的肃穆场景。尾联“鲍司隶”“董贤良”的并置,巧妙融合司法与教化双重使命,结句“霄汉鹓行”的展望,既写官场升迁愿景,更喻儒者“达则兼济”的理想实现。全诗在饯别题材中注入深厚的制度文化内涵,堪称明代台阁诗学的早期范本。
以上为【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的赏析。
辑评
1. 朱彝尊《明诗综》引曹学佺评:“梁孟敬此作典重高华,犹存元季馆阁遗响。”
2. 陈田《明诗纪事》:“‘威馀御史霜’五字凛然有生气,可见明初台宪风骨。”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孟敬以经学大家为诗,『郎官宿』『御史霜』等语,非熟谙典故者不能道。”
4. 《四库全书总目》:“寅诗『清思遒劲,蔚然成家』,此篇尤见其熔铸经史之功。”
5. 沈德潜《明诗别裁》:“结联『霄汉想鹓行』,温厚和平,得台阁体正格。”
以上为【普元礼御史迁浙省都事奉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