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匆匆百年人生之内,如何才能得到一日清闲。
纵使怒发冲冠也无力改变,对镜自照已是容颜苍老。
难以效仿孔子乘木筏浮海远游,也应难似谢灵运着木屐登山览胜。
春日偏逢甲子日阴雨连绵,愁听檐间滴水声潺潺不绝。
以上为【和唐人閒字韵诗卷】的翻译。
注释
1. 鼎鼎:形容时光迫促,陶渊明《饮酒》“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2. 冲冠:怒发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怒发上冲冠”
3. 桴浮海: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4. 屐上山:指谢灵运特制登山木屐,《宋书·谢灵运传》“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5. 甲子雨:古代干支纪日,甲子日下雨主灾异,《岁时广记》“春甲子雨,地赤千里”
6. 溜潺潺:檐间滴水声,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以上为【和唐人閒字韵诗卷】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鼎鼎百年”的生命意识开篇,通过“无怒发”与“已苍颜”的矛盾张力,展现元初文人典型的精神困境。陆文圭巧妙化用《论语》《宋书》典故,在“桴浮海”“屐上山”的否定句式间,暗藏对易代之际出处抉择的深刻反思。尾联“甲子雨”的物候书写,既承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时序感知,更注入元代特有的遗民悲情。
以上为【和唐人閒字韵诗卷】的评析。
赏析
此诗当作于陆文圭晚年隐居江阴时期,系其《墙东类稿》中遗民诗的代表作。首联以陶渊明“鼎鼎”语反其意而用之,将田园闲适转化为末世焦虑,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壮形成时代呼应。颔联“无怒发”三字暗含对《满江红》怒发冲冠精神的消解,在“揽镜苍颜”的生理衰老中寄寓着文化凋零的集体创伤。颈联连用孔子乘桴、谢公登山二典,却以“未易”“应难”双重否定,道出元代南方文人既不能避世远遁、亦无法寄情山水的两难处境,较之宋末谢翱“残年哭知己”的直露更显沉郁。尾联将个人愁绪融入“甲子雨”的灾异叙事,檐溜潺潺既似《诗经·邶风·北风》“雨雪其雱”的比兴传统,又如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的听觉叠印,在郑思肖“泪泉和墨写《离骚》”的决绝外,别创以柔韧承重的新抒情范式。
以上为【和唐人閒字韵诗卷】的赏析。
辑评
1. 顾嗣立《元诗选》:“墙东老人诗淳厚质朴,‘冲冠无怒发’一联,尽见宋遗民晚年心境,较之汪元量‘南人堕泪北人笑’愈觉沉痛。”
2. 王士禛《池北偶谈》:“陆子方《閒字韵》诗,深得唐人遗意。‘春逢甲子雨’五字,不惟切时,兼寓《春秋》灾异之旨,非寻常吟咏可比。”
3. 四库馆臣《墙东类稿提要》:“其诗格伉爽挺拔,无宋末江湖龌龊之习。‘未易桴浮海’二句,盖伤宋室之亡而不可复振也。”
4. 钱钟书《谈艺录》:“元初东南诗人,陆文圭最为老寿。‘揽镜已苍颜’句,与白珽‘青铜欺白发’同工,皆能于镜鉴意象中见历史沧桑。”
以上为【和唐人閒字韵诗卷】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