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又要下雨又要下雪,占卜难道会欺骗我吗?
这雪似乎知道我们这些人的喜悦,特意在醉酒时飘然而至。
童子发愁砚台结冰难以研墨,佳人也苦于胶杯冻住无法饮酒。
更哪堪想起李常侍深夜衔枚潜入蔡州的往事,令人感慨万千。
以上为【和刘景文雪】的翻译。
注释
1. 刘景文:名季孙,北宋将领刘平之子,苏轼好友,时任杭州幕职。
2. 占雨又得雪:指此前占卜将有雨,结果却下了雪,诗人调侃占卜不灵。
3. 龟宁欺我哉:龟指古代用龟甲占卜。意谓占卜难道会欺骗我吗?反语表达惊讶与戏谑。
4. 吾辈:我们这些人,指诗人与友人。
5. 故及醉中来:雪仿佛特意在众人醉酒时降临,增添雅趣。
6. 冰砚:砚台因寒冷结冰,难以研墨。
7. 胶杯:酒杯中的酒因低温凝结如胶,难饮。
8. 李常侍:指唐代名将李愬,曾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昭义节度使,世称“李常侍”。
9. 入蔡夜衔枚:指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之事。“衔枚”指士兵口中横衔竹木条以防出声,秘密行军。
10. 那堪:哪能忍受,怎能不令人感慨。
以上为【和刘景文雪】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与友人刘景文在雪中唱和之作,借雪景抒怀,融自然景象、生活细节与历史典故于一体。诗中既有对天降瑞雪的欣喜,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更通过“衔枚入蔡”之典寄寓对时局或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丰富,情感层次分明,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旷达自适又不失忧思的独特情怀。
以上为【和刘景文雪】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以一场意外之雪为契机,展开多层次的情感抒写。首联以“占雨又得雪”起笔,看似抱怨占卜不准,实则暗含惊喜,语气诙谐,展现苏轼惯有的乐观与幽默。颔联拟人化地描写雪“似知吾辈喜”,赋予自然以情感,凸显文人雅集之乐。颈联转写现实生活:童子愁砚冰难书,佳人苦酒凝不饮,细节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亦暗示雪大天寒。尾联陡然宕开,引入李愬雪夜袭蔡的历史壮举,由眼前之雪联想战场奇功,既拓展了诗意空间,又隐含对英雄气概的追慕与自身境遇的感慨。全诗由喜而愁,由闲情转入深思,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轼“以议论入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以上为【和刘景文雪】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因雪生感,触事成咏,语虽浅近而意自有远致。”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前四句写雪之来,妙在不说雪好而说雪知人意;后四句写雪之寒,转出历史联想,愈见笔力纵横。”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似知吾辈喜,故及醉中来’,写雪有情,非东坡不能道。结处用李愬事,出人意表,而浑然无迹。”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善于把日常琐事与宏大历史相勾连,此诗从‘冰砚’‘胶杯’直跳到‘衔枚入蔡’,跨度极大而脉络可寻,正见其才思奔放。”
以上为【和刘景文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