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一叶轻舟悠然远去,飘然间兴致豪迈昂扬。
树叶凋零山寺显现,溪水清浅石桥高耸。
草径蜿蜒牛羊归栏,烟村朦胧鹳鹤鸣叫。
归家浅酌一杯浊酒,何惧暮色寒风凛冽。
以上为【泛舟】的翻译。
注释
轻舠:轻快的小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溪瘦:冬季溪水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故称“瘦”。
饕:狂风肆虐状,语出《庄子·在宥》:“狂风曰饕。”
鹳鹤:大型涉禽,常栖息于水边,冬季可见。
以上为【泛舟】的注释。
评析
时空结构的巧妙:
从舟行起点(泛轻舠)到途中景(山寺、石桥),再到远方烟村,最后回归家中,形成完整的空间闭环;时间上则从白昼舟游至暮色归家,暗含人与自然的时序呼应。
瘦硬诗风的体现:
“溪瘦石桥高”中“瘦”字炼字精警,既写溪水枯浅之形,又透出清劲骨力,体现宋诗“以俗为雅”的特质。
隐逸情怀的升华:
尾句“未畏暮风饕”以豪语收束,与首句“飘然兴自豪”形成呼应,显示诗人脱离政治纷争后(陆游作此诗时正闲居山阴)的从容心境。
以上为【泛舟】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动态视角展开泛舟之旅:首联“去去”“飘然”点明舟行轻快与诗人豪兴;颔联与颈联以白描手法勾勒冬日特征性景象——“叶凋”“溪瘦”显山水之疏朗,“牛羊下”“鹳鹤号”添田园之生机;尾联归至人情,以“一杯酒”对抗“暮风饕”,将自然之寒转化为心境之暖。
全诗语言简净,对仗工稳(如山寺对石桥、牛羊对鹳鹤),在萧瑟冬景中寄寓豁达超逸的生命态度。
以上为【泛舟】的赏析。
辑评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放翁山水诗得陶谢之清淡而兼杜工部之沉郁,‘溪瘦石桥高’五字,真画所不及。”
近代·钱钟书《谈艺录》:
“陆游写冬景,以‘瘦’字状溪,以‘饕’字状风,尖新而不险怪,此宋诗炼字之妙境。”
现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泛舟》中‘牛羊下’与‘鹳鹤号’的动静对照,‘一杯酒’与‘暮风饕’的冷暖对抗,可见诗人对矛盾意象的调和能力。”
此诗作于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期(约1190年后)。
诗人常泛舟鉴湖,游览周边山水,诗中“山寺”“石桥”即指云门寺、虹桥等当地景观,反映其闲居生活中亲近自然的一面。
以上为【泛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