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武和馀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东武遥望余杭,云海苍茫,天涯遥远,两处相隔皆渺茫无际。何时才能功业成就、名愿得遂,从容还乡?到那时定要与您开怀畅饮,醉中谈笑,共度三万场欢聚。
不必为离别而频频举杯诉说愁肠,豪饮之人自有胸中气概与深情。今夜送你归去,灯火已稀,河塘幽静,我心中不禁涌起感伤——当年百姓为羊祜堕泪,今日我亦因送别姓杨的你而潸然泪下。
以上为【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翻译。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和杨元素」。
杨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密州:龙榆生笺引宋·苏颍滨《超然台赋》序:「子瞻既通守馀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又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四·〈青州府·诸城县〉》:「诸城县,在府东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东北至莱州府高密县界五十里,……本春秋时,鲁诸邑及齐琅邪邑地。秦置琅邪郡。汉初置东武县,为郡治并领琅邪诸县,后汉改置琅邪国,于开阳以东武等三县为属。三国魏因之。晋初省琅邪县,以东武诸县属城阳郡,太康十年属东莞郡。宋以东武县分属平昌郡。后魏永安二年,置东武郡兼置胶州。北齐改置高密郡,仍置胶州省诸县入之。隋开皇初,郡废,五年改州曰密州,十八年改东武县曰诸城,大业初州废为高密郡。唐武德五年,复曰密州。天宝元年,复曰高密郡。乾元元年,复曰密州,属河南道。宋曰密州高密郡,开宝五年升安化军节度,属京东东路。」
杳茫:元延祐本作「渺茫」。
功成名遂:傅子立注引《老子·卷上·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三万场:傅子立注引唐·李太白《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痛饮:傅子立注引:「《世说》:『王孝伯云:「名士不必须奇才,但常得无事,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刘尚荣按:「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原文『但』下有『使』,『饮』下有『酒』,『读』上有『熟』,『可』上有『便』。」
河塘:指沙河塘。傅子立注:「钱塘繁会之地。」刘尚荣按:「《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东道采访使〉》:『钱塘县南五里,有沙河塘。』」龙榆生笺:「《东坡诗集》王注:『《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江南道·东道采访使〉》:「钱塘县南五里,有沙河塘。咸通二年,刺史崔彦曾开。」昔潮水冲击钱塘江岸,至于奔逸入城,势莫能禦,故开沙河以决之。河有三,曰:外沙、中沙、里沙。』」
堕泪:傅子立注:「晋羊祜为荆州都督,卒。襄阳人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刘尚荣按:「详见《晋书·卷三十四·羊祜(Hù)传》、晋·习彦威《襄阳耆旧记·卷五·牧守》。」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散骑常侍、卫将军如故。……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此以羊叔子况杨元素,「羊」、「杨」音近。
1. 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2. 杨元素:即杨绘,字元素,北宋官员,与苏轼交好,时任杭州知州。
3. 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苏轼时任密州太守。
4. 馀杭:古县名,此处代指杭州,杨元素任职之地。
5. 杳茫: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6. 功成名遂:事业有成,心愿达成。遂,实现。
7. 醉笑陪公三万场:极言欢聚之久,夸张手法表达深厚情谊。“三万场”非实数,形容次数极多。
8. 离觞:离别之酒。觞,酒杯。
9. 河塘:一作“曲江”,或泛指送别之地的水边景致,此处可能借指密州附近水域。
10. 堕泪羊公却姓杨:用西晋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仁政爱民,死后百姓立碑堕泪,称“堕泪碑”。此处将“羊公”谐音双关“杨公”,赞杨元素亦有德政,令人感念。
以上为【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上阕想象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阕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此词是苏轼在调任密州太守时,为酬和友人杨元素所作,抒发了宦游漂泊中的思乡之情与对友情的珍重。上片以“东武望馀杭”起笔,勾勒出空间的辽远与仕途的羁旅之苦,继而表达对功成身退、还乡团聚的深切期盼;下片转写离别情境,以“不用诉离觞”显豪迈之气,又借“堕泪羊公”之典含蓄寄托惜别之情。全词融豪放与婉约为一炉,情真意切,既有士大夫的襟怀抱负,又有深挚的人情温度。
以上为【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空间开篇,“东武望馀杭”,拉开千里距离,奠定全词苍茫基调。“云海天涯两杳茫”既写实景,又寓仕途飘零之感。苏轼此时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太守,远离繁华江南,身处北地荒僻,心境不免孤寂。然而他并未沉溺哀愁,而是以“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一笔宕开,展现儒家士人积极进取的理想。更以“醉笑陪公三万场”的豪语,将思念化为未来重逢的热烈憧憬,情感昂扬而不失真挚。
下片“不用诉离觞”承上启下,体现苏轼特有的旷达气质——离别不须悲泣,痛饮自见肝胆。末句“堕泪羊公却姓杨”尤为精妙:既借用羊祜典故颂扬杨元素的政绩与人格,又通过姓氏谐音制造亲切幽默之感,使庄重的历史意象融入私人情谊之中,感人而不板滞。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理交融,堪称苏轼早期词作中兼具豪放与深情的典范。
以上为【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此词以地理之遥映衬宦情之倦,而以‘还乡’‘醉笑’振起全篇,豪情中见温厚。”
2. 《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堕泪羊公却姓杨’一句,巧妙用典,既颂友人德政,又寓依依惜别之情,语带诙谐而意极深重。”
3. 《苏轼词笺注》(刘石撰):“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自杭赴密途中,与杨绘唱和之作。词中‘功成名遂’之叹,实含仕途辗转之慨。”
4. 《历代词话》引清代沈雄语:“东坡《南乡子》,虽应酬之作,而情意恳切,用典不露痕迹,自是大家手笔。”
以上为【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