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版本二:
我悠闲地倚靠着胡床(一种坐具),眺望庾公楼外层峦叠嶂,山峰如千朵花般绽放。这清幽之境,能与谁一同共享?唯有明月与清风,与我相伴而坐。你一来,便高声吟唱,我自然应和相随。你还记得吗?自从你到来,原本独享的清风明月,如今已被我们平分共享了。
以上为【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翻译。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调名用南朝江文通《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蘋。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冯正中《荫绿围红》阕为创调之作,唐五代人多不用此调,而宋人用之极多。南宋汪彦章名篇《新月娟娟》阕与冯体同,为宋人通用之体。黄知稼和作序云:「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云:『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黄州词名《点樱桃》;王梅溪词名《十八香》;张东泽词有「邀月过南浦」句,名《南浦月》;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涧泉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清真集》入「仙吕调」。此调九句,仄韵,七句用韵,韵密;以四个四言句为,辅以三个五言句,一个七言句,一个三言句,故调平缓凝重,适表苦涩之情。东坡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如「筝声远,鬓雲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元北曲中此调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以表现宏大场面或增强气氛。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东坡词拾遗》无题,毛本作「杭州」。
胡床: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七十三·庾(Yǔ)亮传》:「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庾公楼:龙榆生笺:「杜少陵《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龙榆生笺:「犹称别驾也。」
平分破:明吴讷钞本作「半分破」。
1. 点绛唇:词牌名,双调四十一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
2. 胡床:亦称“交椅”“绳床”,一种可折叠的坐具,便于携带,常用于户外休憩。
3. 庾公楼:相传为东晋名臣庾亮所建之楼,后泛指名士登临赋诗之所,此处借指高雅之地。
4. 峰千朵:形容山峰众多,如花朵盛开,极言景色之美。
5. 与谁同坐:化用佛家语“吾谁与归”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孤高清远之意。
6. 明月清风我:意谓唯有明月与清风可与我共处,体现词人超尘脱俗的情怀。
7. 别乘:汉代州刺史的佐吏,后世用作对州郡副职官员的美称,此处或指来访友人。
8. 有唱应须和:对方吟诗,自己即兴应和,表现文人间的酬答之乐。
9. 还知么:犹“还记得吗”,带有亲切问询之意。
10. 风月平分破:原属一人独享的清风明月,因友人到来而被“打破”独占,转为共享,语含幽默与深情。
以上为【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注释。
评析
《点绛唇·闲倚胡床》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东坡与好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的独特享受。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好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这首《点绛唇·闲倚胡床》是苏轼在贬谪或闲居期间所作,表现了他旷达超逸、亲近自然的心境。词中通过“闲倚胡床”这一动作开篇,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词人以“明月清风我”展现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高洁情怀,又借“有唱应须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末句“风月平分破”语带双关,既指美景共赏,也暗含人生际遇中从独处到共享的情感转变。全词语言简淡,意境清远,体现了苏轼“清雄”与“旷达”的词风特色。
以上为【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评析。
赏析
此词以“闲”字起笔,奠定全篇从容淡远的基调。首句“闲倚胡床”不仅写动作,更传达出心境的安适与超脱。次句“庾公楼外峰千朵”以夸张笔法描绘山景壮丽,赋予静态山峰以生命之美。“与谁同坐”一句设问,引出“明月清风我”的妙答,将自然人格化,表现出词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下片转入人际交往,“别乘一来”点明友人来访,随即“有唱应须和”,展现文人之间诗酒酬唱的雅趣。结句“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尤为精妙:原本独享的风月,因知己到来而“被打破”,看似惋惜,实则欣喜——真正的风月之美,在于有人共赏。此句以轻松诙谐之语,道出深厚情谊,极具苏轼特有的智慧与洒脱。
以上为【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赏析。
辑评
明·钱允治《类选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风月平分破」旬下批:「妙句。」
明·卓蕊渊《古今词统·卷四》:「明月清风我」胜于「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多矣。
清·陈亦峰《词则·放歌集·卷一》:押「我」字警。
1. 《历代诗余》引《词林纪事》:“此词清旷绝伦,‘明月清风我’五字,足令俗客爽然自失。”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风月平分破’,语似诙谐,意极真挚,非胸中有丘壑者不能道。”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虽未直接评此词,然其言“东坡之词旷”,正可为此词注脚。
4. 《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编):“此词写闲适之趣,而寄慨遥深,于平淡中见性情。”
5. 朱彝尊《词综》评苏轼词云:“挟海上风涛之气。”此词虽写静景,然气象开阔,亦可见其风神。
以上为【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