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空中浮着停驻的云,阴沉沉地似乎将要下雨。
我心中思念那人,道路遥远且充满阻碍。
眷念这微小的情怀,俯仰之间反复抚慰。
美好的时光如飞鸟般掠过,匆匆逝去,不肯为我停留。
以上为【和陶停云四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停云:停止不动的云,语出陶渊明《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象征思念之情凝滞不散。
2. 黯其将雨:天色阴沉,即将下雨。黯,昏暗貌。此景烘托心情之沉郁。
3. 嗟我怀人:感叹我所思念之人。嗟,叹词,表感慨。
4. 道修且阻:道路漫长而又艰险。修,长也;阻,阻隔。语本《诗经·蒹葭》:“道阻且长。”
5. 眷此区区:眷念这份微小而真挚的情感。区区,形容情意之诚挚渺小。
6. 俯仰再抚:转瞬之间反复抚慰内心。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7. 良辰:美好的时光。
8. 过鸟:飞过的鸟儿,比喻时间流逝之迅疾。
9. 逝不我伫:消逝而去,不肯为我停留。伫,停驻。
10. 和陶:仿和陶渊明诗作。苏轼晚年贬谪期间大量拟作陶诗,共作《和陶诗》百余首,此为《和陶停云四首》之一。
以上为【和陶停云四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仿陶渊明《停云》所作四首之一,置于组诗之首,具有引子性质。诗中借“停云将雨”起兴,营造出低回凝重的氛围,表达对友人或亲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淡而情意深沉,继承了陶诗冲和淡远的风格,又融入苏轼特有的哲思与人生感慨。“道修且阻”既指空间之遥远,亦暗喻仕途或人生际遇之艰难。“良辰过鸟”一句尤为警策,道出时光易逝、聚首难期的永恒遗憾。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对友情与精神归宿的执着追寻。
以上为【和陶停云四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停云”起兴,化用陶渊明诗意,却注入自身生命体验。开篇写景即寓情,“黯其将雨”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内心阴郁情绪的外化。次句直抒胸臆,“嗟我怀人”点明主题,而“道修且阻”四字,既写实又象征,折射出苏轼屡遭贬谪、亲友离散的现实困境。第三联“眷此区区,俯仰再抚”,细腻刻画内心反复咀嚼思念之情的状态,“区区”二字谦抑而深情,凸显情感之真挚。结尾以“良辰过鸟”作比,形象揭示美好时光不可挽留的悲哀,“逝不我伫”五字斩截有力,余音袅袅,令人怅然。全诗结构紧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堪称和陶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和陶停云四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三:“东坡和陶诗,乃其晚岁居儋耳时所作,尽和其诗,读之使人凛然想见其为人。如《停云》诸作,皆有渊明遗意。”
2. 清·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九:“起调苍凉,得陶之神。‘良辰过鸟’句,感慨深至,非徒摹形似者。”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虽未直接评此诗,但在论及和陶诗时指出:“宋人惟东坡能得陶之冲淡,而不失己之风骨。”可为此诗之旁证。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中言:“苏和陶诗,实寓身世之感,托兴高远,非止文字酬唱。”
5. 当代学者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曰:“《和陶停云》四首以思友为主题,融陶诗之静穆与己身之迁谪之悲为一体,语浅情深,尤以首章最为凝练动人。”
以上为【和陶停云四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