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细茎插天芒,不生沮泽生陵冈。
涉阅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
飞龙御月作秋凉,苍波改色屯云黄。
天旋雷动玉尘香,起溲十裂照坐光。
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
湛然寂照非楚狂。
终身不入无功乡。
翻译
天空中细长的禾茎直指苍穹,不生长在潮湿低洼之地,而生于高陵山冈。
历经四季寒暑、六阳更替,依然茂盛挺拔,不受螟虫蝗灾侵扰。
飞龙驾着月轮带来秋日清凉,苍茫水色变幻,乌云密布如屯积的黄土。
天道运转,雷声震动,碾米扬起的尘埃如玉般芬芳,煮饭时蒸腾的热气映照座间光芒。
静坐反刍如同牛儿咀嚼,安详从容,体内精气升腾,犹如开启天门,流出琼浆玉液。
壬公(水神)凌空飞行,丁女(火神)隐而不现,三伏酷暑遇见井水也无需品尝。
酿成名为“真一”的美酒,性味调和而庄重,饮下三杯,仿佛侍奉君王般恭敬肃穆。
心境澄澈宁静,照见本性,绝非楚地狂人般的放荡不羁。
此生将永不踏入“无功乡”——那无所作为、虚度光阴的境地。
以上为【真一酒歌,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真一:道教术语,指宇宙本源之“道”,亦指内丹修炼中精气神合一的状态;此处亦可指一种自酿的清醇之酒,寓意纯净无杂。
2. 空中细茎插天芒:形容稻穗挺拔,芒刺直指天空。空中,高耸之貌;天芒,向天之芒刺。
3. 不生沮泽生陵冈:稻不生于湿地(沮泽),反而生长于高地(陵冈),暗喻君子处世不同流俗。
4. 涉阅四气更六阳:经历四季(四气: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与六个阳月(农历一至六月)。亦有解作历尽岁月考验。
5. 森然不受螟与蝗:茂盛挺立,不受虫害。森然,茂密挺拔之状。
6. 飞龙御月作秋凉:飞龙驾驭月亮运行,带来秋季凉意。飞龙,象征天道运行或帝王气象;亦可能暗用《周易·乾卦》“飞龙在天”。
7. 苍波改色屯云黄:水色变暗,乌云堆积呈黄色,描写秋日阴天气象。
8. 玉尘香:碾米时飞扬的米屑如玉尘,香气四溢。玉尘,白米碎末之美称。
9. 起溲十裂照坐光:蒸饭时热气腾腾,光照座间。“起溲”或作“起麴”,疑为“炊”或“蒸”之讹;“十裂”或为“石裂”传写之误,形容蒸汽猛烈。今多释为蒸饭之景。
10. 胥趺牛噍安且详:跏趺,盘腿打坐;牛噍,牛反刍。比喻静心修养,反复涵泳,从容不迫。
以上为【真一酒歌,并引】的注释。
评析
《真一酒歌并引》是苏轼晚年贬谪时期所作的一首哲理诗,借酿酒之过程,寓言修身养性之道。诗题“真一”出自道家术语,“真”为本真,“一”为道体,合而言之即返归本真、守一抱元之意。全诗以稻谷生长、酿酒过程为线索,融合天文、物候、道教意象与人生哲思,展现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对身心修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境界的升华。语言奇崛瑰丽,想象宏阔,结构严密,层层递进,由外物而及内心,由形而下上升至形而上,体现了苏轼“以文为诗”“以理入诗”的典型风格,亦折射出其融通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境界。
以上为【真一酒歌,并引】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真一酒”为引,实则是一曲关于生命修炼的颂歌。开篇写稻之生长环境与品格:“不生沮泽生陵冈”,既符合某些耐旱稻种特性,又赋予其人格象征——不依卑湿,卓然独立。继而写其历经寒暑、不受虫害,突出其坚韧与清净,已为后文“真一”之酒奠定品质基础。
中间数联转入酿酒与饮用过程,却非俗笔描写,而是充满神秘色彩与道教意象。“飞龙御月”“天旋雷动”等语,将自然节律与宇宙运行相联系,使酿酒成为参天地之化育的仪式。“玉尘香”“照坐光”写实中带幻,凸显神圣感。而“跏趺牛噍”一句尤为精妙,将饮酒后的静定状态比作禅修与反刍,强调内省与消化,体现苏轼“饮酒不醉,存神养气”的养生观。
“壬公飞空丁女藏”借用道教炼丹术语:壬属水,丁属火,二神象征水火既济,阴阳调和。三伏遇井而不尝,言自身已有清凉之境,无需外求,正合道家“内药”思想。
结尾“三杯俨如侍君王”“湛然寂照”等句,将饮酒提升至敬慎修德的高度,非纵情豪饮,而是借酒体道,达于清明之境。“非楚狂”反用《论语》接舆歌凤之典,表明自己虽遭贬谪,却不效狂狷避世,仍持守儒家担当。“终身不入无功乡”更是掷地有声,宣示终生勤勉、不负此生的志节。
全诗融农事、酿酒、天文、道教、哲理于一体,结构严谨,意象密集,语言雄奇而不失典雅,堪称苏轼晚年哲理诗的代表作。
以上为【真一酒歌,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托物寓志,以酿酒喻修道,出入仙佛,而归于儒者之操守,真坡公晚岁凝练之作。”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前幅写稻,后幅写酒,中杂道家语,似晦实明。‘跏趺牛噍’二语,最得静养之妙。”
3.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奇奥,然脉络分明。自稻之生,至于酒之成,以至于饮而悟道,步步推进,非漫然设辞者。”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苏子瞻晚年好言道术,然终不离儒家根本。如‘终身不入无功乡’之句,正是其一生出处之大节所在。”
5. 钱钟书《谈艺录》:“坡公善以日常琐事发为高远之思,如《真一酒歌》,饮食小节,皆成妙谛,所谓‘于无声处听惊雷’也。”
以上为【真一酒歌,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