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下雨了,天色暗了下来,一开始怀疑是夜色降临。雨过後,风儿转了向,忽然向人们报告天已放晴的好消息。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彩,殷红的夕阳挂在山峰上,显得一片明朗。一丛丛小草、柔软的沙地、溪边的山路,轻捷的马蹄。
早上从酒中醒来,却还感到疲困,还得马不停蹄,而不能歇息下来做个美梦。虽然身在蓝桥,但是哪里找得到梦中情人,衹有多情的流水陪伴着人行走。
版本二:
天色阴沉,骤雨倾盆,光线昏暗,让人误以为已是夜晚;忽然间风势回转,云开雨歇,天气放晴。淡淡的云彩映着斜阳,照在山峦上显得格外明亮;细嫩的小草铺展在柔软的沙地上,溪边小路上马蹄踏过,轻快而悠然。
清晨饮下的酒意虽已消退,仍觉困倦;想入梦中如仙人般超脱尘世,却难以成眠。蓝桥在哪里才能寻到那美丽的云英呢?唯有那多情的流水,默默陪伴着行人前行。
以上为【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的翻译。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寓意」。
忽报晴:元延祐本、毛本作「便报晴」。
斜照著山:傅子立注引南朝梁·朱超《对雨》诗:「落照依山尽。」
卯酒:傅子立注唐·白乐天《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诗:「明日早花应更好,心期同醉卯时杯。」
仙材:元延祐本作「仙村」。傅子立注:「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虽语之至道,殆恐非仙材。』故郭璞诗曰:『汉武非仙材。』」刘尚荣按:「事详东汉·班兰台《汉武帝内传》:『刘彻好道,适来视之,见彻了了,似可成进。然形慢神秽,脑血淫漏,五藏不淳,关冑彭勃,骨无津液,浮反外内,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尸狡乱,元白失时,语之至道,殆恐非仙才。』郭诗见《文选·卷二十一·郭景纯〈遊仙诗〉》并李善注:『《汉武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材』又作『才』」龙榆生案:「《参同契》:『得长生,居仙村。』先生诗云:『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傅注作『仙材』,非是。」刘尚荣按:「《周易参同契·卷下·鼎器妙用章》:『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东坡《介亭饯杨杰次公》诗:『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自注云:『郡人谓介亭山下为桃源路。』则『仙材』用汉武帝遊仙典故,『仙村』用武陵桃源故事,皆于仙人有关,皆可通也。」
「蓝桥何处觅云英」句:傅子立注:「《传奇》:『长庆中,裴航遊襄汉,与樊夫人同舟。樊赠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航後经蓝桥驿,遇女仙云英,遂娶之。其後俱得仙。』」刘尚荣按:「事详裴铏《传奇·裴航》。此条傅注盖转述其大意,文字略同于《太平广记·卷五十·〈神仙五十·裴航〉》。参见南宋·计敏夫《唐诗纪事·卷四十八·裴航》:『长庆中,裴航下第,遊鄂渚,佣舟还都。有樊氏女同载,航赂其侍儿,以诗求达,曰:「同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花隔锦屏。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云。」樊答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世传蓝桥云英之事,未必信姑载于此。』又,樊诗『崎岖』,傅注误作『区区』,据《太平广记》改。」龙榆生笺:「《裴铏传奇》:『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下第遊襄汉,与樊夫人同舟。樊赠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後经蓝桥驿,道渴,求浆,见女子云英,愿纳厚礼娶之。访得玉杵臼,更为捣药百日。仙姬迎航住一大第就礼,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饵绛雪琼英之丹,神化自在,超为上仙。』」
1.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南柯子》《春宵曲》等。双调五十二字,平韵。
2. 雨暗:指雨天光线昏暗。
3. 风回:风向转变,此处指风雨停歇,天气转晴。
4. 斜照:夕阳斜射的光芒。
5. 著山明:照在山上使山色明亮。著,同“着”,照射之意。
6. 细草软沙溪路:长满细草、铺着软沙的溪边小道。
7. 马蹄轻:形容道路平坦顺畅,马行轻快,也暗示心情舒畅。
8. 卯酒:早晨喝的酒。卯时约为清晨五至七点。
9. 仙材梦不成:意谓渴望进入仙境般的梦境却无法实现。仙材,指修道成仙之才,亦可理解为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
10. “蓝桥”句:化用唐代裴铏《传奇·裴航》故事,书生裴航于蓝桥驿遇仙女云英,经考验后结为夫妇。后常以“蓝桥”喻爱情或理想境地的所在。“蓝桥何处觅云英”表达对美好人物或理想境界不可得的感慨。
以上为【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的注释。
评析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作者遊途中的晴雨变化,以及骑马赶路的轻快心情。下阕转入叙事和抒情,着重写旅途的劳顿以及对神仙之事的遐想。全词,以清奇、流动的美感显示出与传统的婉约词不同的特色。
这首《南歌子》是苏轼贬谪途中所作,借写景抒发内心孤寂与追求超脱的情怀。全词由雨转晴的自然变化起笔,描绘出清新明丽的山野景色,衬托出行人轻快的心境。然而下片笔锋一转,转入内心世界的描写,酒醒犹困、梦不成仙,流露出仕途失意、理想难酬的怅惘。“蓝桥觅云英”用典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寻,而“多情流水伴人行”则以拟人手法写出孤独中的慰藉,情致深婉,意境悠远。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清丽自然,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情怀的艺术风格。
以上为【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的评析。
赏析
此词结构清晰,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开篇“雨暗初疑夜”极具画面感,通过视觉错觉表现雨势之大与天色之昏,紧接着“风回忽报晴”一个“忽”字写出天气骤变,也暗含心境由压抑转向开朗的变化。“淡云斜照著山明”进一步渲染雨后初晴的明媚景象,光影交织,意境开阔。“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不仅写出了旅途环境的宜人,更以“马蹄轻”这一细节折射出内心的轻松愉悦。
下片转入内心独白,“卯酒醒还困”看似平淡,实则透露出精神上的疲惫与迷茫。“仙材梦不成”一句尤为深沉,既含有对仕途理想的失落,也有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蓝桥何处觅云英”借用典故,将现实的孤独与理想的遥不可及融为一体,情感浓郁而含蓄。结尾“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以景结情,赋予流水以“多情”之性,反衬人的孤寂,余韵悠长。
全词语言简练,意境空灵,既有写实之美,又富哲理之思,充分展现了苏轼融情入景、化典无痕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冷斋夜话》:“东坡南歌子‘蓝桥何处觅云英’,语带烟霞之气,非尘中语。”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上阕写景清绝,下阕言情婉至。‘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真有万古苍茫之感。”
3. 清·黄苏《蓼园词选》:“此亦迁谪途中作。上半写行路之景,下半写旅中之情。‘仙材梦不成’,见出处之难;‘蓝桥’二句,慨知音之寡,唯流水相怜耳。”
4. 近人俞陛云《宋词选释》:“此词上段写景轻快,下段抒情沉郁。‘马蹄轻’与‘伴人行’对照,一乐一悲,耐人吟味。”
5.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当作于黄州或惠州道中。写景如画,而寄慨遥深。‘流水伴人’之语,足令千古羁人同声一叹。”
以上为【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