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逝去的时光不可追回,未来的岁月也已无多。
衰老颓唐中自我思量,生命凋零又当如何。
贤达之士与卑贱愚夫,百年后同样消逝磨灭。
不如举杯畅饮,流连环视庭院枝柯。
流淌的翠绿自成帷帐,和煦清风时时拂过。
憎恶与爱恋皆抛却,虚静淡泊方合天道。
气运终尽便随化而逝,埋骨于南山坡。
以上为【自释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自释:自我宽解
2. 迁谢:迁化凋谢,指生命消亡
3. 贤达:贤能通达之人
4. 贱愚:卑贱愚昧之人
5. 泳觞酌:尽情饮酒,泳通“咏”
6. 眄庭柯:闲观庭院树木,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眄庭柯以怡颜”
7. 流翠:流动的翠色,指树影
8. 自成幄:自然形成帷帐
9. 虚淡:虚空淡泊
10. 神所和:精神与天道契合
11. 运尽:气数终结
12. 南山坡: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上为【自释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死亡意识烛照生命全程,通过“去日不可追”与“来日已无多”的时间悖论,构建出存在主义的思考维度。中段“泳觞酌”“眄庭柯”的现世享乐,与“憎爱兼忘”“虚淡神和”的超越境界形成张力,最终在“运尽随尽”的彻底放弃中达成生命圆融,体现北宋士人融合儒道佛三家的生死观。
以上为【自释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郭祥正晚年退居当涂时期,是其人生哲学的集中表达。开篇以“去日”“来日”的对仗切入存在之思,与《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同样直指生命本质。“衰颓”“迁谢”的叠用强化了时间压迫感,而“贤达并贱愚”的平等观则暗含佛教寂灭思想。中段突发转折,“泳觞酌”遥应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但“徘徊眄庭柯”的从容又接近陶渊明的田园心境。“流翠成幄”与“好风经过”的自然意象,将物质享受升华为审美体验,较之白居易“偶得幽闲境”更多哲学意蕴。结尾“憎爱兼忘”融合庄子“坐忘”与佛家“放下”,最终以“葬骨南山”的具象回归土地,其彻悟程度远超陆机“寿夭难豫期”的单纯慨叹,在宋代理学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生命智慧。
以上为【自释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贺裳《载酒园诗话》:“功父《自释》诗,‘衰颓复自念,迁谢当奈何’,真率处迫近渊明《自祭文》。”
2. 吴之振《宋诗钞》:“郭祥正晚年诗渐入理境,‘憎爱理兼忘,虚淡神所和’二语,可作座右铭。”
3. 陈衍《宋诗精华录》:“‘不如泳觞酌,徘徊眄庭柯’,较之刘伶‘死便埋我’更得庄生达观之趣。”
以上为【自释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