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酣畅醉态浑然忘我,人生若无牵累如何可得?杯中美酒足可消磨百年岁月。
闷煞旁观俗客,我自解嘲这落魄形骸。
醉倒难起犹如倾颓玉山,日上三竿春睡方觉平生满足。
哪家门户可去品尝新滤美酒?安乐于春泉般清冽滋味,那玉液琼浆正是荔枝绿佳酿。
以上为【醉落魄】的翻译。
注释
1. 陶陶兀兀:醉态酣畅貌
2. 无累:无所牵累
3. 三万六千日:百年光阴,喻终生
4. 闷损:闷坏
5. 落魄:失意潦倒
6. 扶头:醉后抬头困难
7. 颓玉:醉倒如玉山倾颓,《世说新语》嵇康醉“若玉山之将崩”
8. 款:叩访
9. 新篘:新滤的酒
10. 荔枝绿:戎州名酒,黄庭坚《廖致平送绿荔枝》自注“戎州有荔枝绿酒”
以上为【醉落魄】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黄庭坚谪居戎州时所作,以醉语写醒志,在看似颓唐中寄寓超脱智慧。上片“陶陶兀兀”四字立全篇主旨,将世俗眼中的落魄转化为主动选择的精神自由;“杯中三万六千日”以夸张笔法将有限生命投入无限醉境,实为对现实压迫的诗意反抗。下片“扶头不起”的躯体沉溺与“安乐春泉”的心灵觉醒形成张力,最终在“玉醴荔枝绿”的在地风物中,完成从痛苦到安顿的精神蜕变。
以上为【醉落魄】的评析。
赏析
这首《醉落魄》堪称黄庭坚“寓庄于谐”词风的典范。开篇叠词“陶陶兀兀”如醉汉呓语,却暗含《庄子》“醉者神全”的哲学深意。下句“人生无累”以反诘破题,揭示全词真谛——醉态实为解脱世间羁绊的智慧。“杯中三万六千日”化用李白“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但更显决绝;而“自我解落魄”五字,将被动处境转化为主动姿态,见出山谷倔强本色。下片写醉后体态“扶头不起”,用嵇康典故而能翻新,继以“谁门可款”的寻觅,暗藏对知音的期待。结句“玉醴荔枝绿”既实写戎州风物,又以“安乐”二字呼应邵雍“安乐窝”意象,在地方性书写中注入理学安贫乐道的精神。全词在俚俗与典雅间取得平衡,将贬谪苦闷升华为审美体验,展现宋人“诗意栖居”的生命态度。
以上为【醉落魄】的赏析。
辑评
1. 黄蓼园《蓼园词评》:“‘自我解落魄’句是通首主意,山谷屡遭贬谪,借醉态作醒语,愈见其胸次超旷。”
2. 夏敬观《吷庵词评》:“后阕‘日高春睡’与前‘杯中三万六千日’相应,醉乡时间感知异于常人,此心理刻画最妙。”
3.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全词以豪纵写悲郁,‘安乐春泉’四字看似闲适,实含无限辛酸。”
4. 缪钺《灵溪词说》:“荔枝绿酒本戎州俗酿,经山谷品题遂成雅典,可见诗人点化之功。”
5.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此词在苏轼《薄薄酒》基础上更进一层,将物质困窘转化为精神富足,开宋词理性思考新境。”
以上为【醉落魄】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