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时光飞逝令人惊愕,万物的荣枯究竟为谁而催促?
风把满地落花吹散,太阳照耀下,半天天空都被浓密的绿意覆盖。
我自比那曾当道而立的李树(暗指自己曾居要职),
渴慕你如盼望隔林盛开的梅花一般殷切。
一年中春天的好景所剩无多,
不如唤来提壶鸟,让它处处鸣唱,唤醒春光。
以上为【复用前韵约蹈元顾】的翻译。
注释
1. 复用前韵:指沿用此前某首诗的韵脚字重新作诗,是古代文人酬唱常用形式。
2. 蹈元顾:应为友人姓名,即顾蹈元,生平不详,可能为李弥逊交游圈中人物。
3. 时序惊人咄咄来:时序,季节更替;咄咄,形容时间迅速逼人,令人惊愕。
4. 荣枯:草木繁茂与凋零,喻人生盛衰、仕途起伏。
5. 风将满地飞红去:飞红,指落花;“将”有“携、带”之意。
6. 日拥半天高绿回:“拥”形容阳光铺展,“高绿”指茂盛高耸的绿树。
7. 顾我似尝当道李:化用典故,《世说新语》载李膺名高,士人以被其接见为荣,称“登龙门”。此处“当道李”或自比曾居要职,亦或暗用李树当道之典(《汉书·五行志》有“李树当道”之语,喻贤者在位)。
8. 渴君如望隔林梅:以“望梅止渴”典故反用,表达对友人深切期盼。
9. 一年春事无多子:“春事”指春日景物或春游之事;“无多子”即所剩无几。
10. 提壶:鸟名,即提壶芦(或作“提胡卢”),其鸣声似“提壶”,古人以为劝人饮酒或惜春之鸟。
以上为【复用前韵约蹈元顾】的注释。
评析
这首《复用前韵约蹈元顾》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属酬和诗,依前人或友人原韵而作。“复用前韵”表明此诗与前作在韵脚上保持一致,“约蹈元顾”则暗示邀约友人顾蹈元共赏春光、重续旧谊。全诗以感时伤春起笔,转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邀约之情,情感真挚,语言清丽。首联感慨时光流逝、荣枯无常;颔联写暮春景象,红消绿盛,动静相宜;颈联以“当道李”“隔林梅”巧妙设喻,既显自况之志,又表思友之切;尾联点题,借“提壶”鸟声唤春,寄寓珍惜春光、及时相聚之意。整体结构严谨,意境婉转,体现了宋诗理趣与情致交融的特点。
以上为【复用前韵约蹈元顾】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时序惊人”开篇,直击人心,奠定全诗感时惜春的基调。诗人敏锐捕捉暮春特征——“飞红”渐尽、“高绿”成荫,通过“风将”“日拥”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以动态与情感。颈联巧妙运用典故与比喻,“当道李”既含自矜又带落寞,“隔林梅”则寄托遥思,虚实相生,情致深婉。尾联转出新意,不因春将尽而悲,反以“唤取提壶”主动邀约,化被动为主动,体现宋人理性节制中的积极情怀。全诗语言凝练,对仗工稳,情景交融,既有唐诗之韵味,又具宋诗之思致,堪称李弥逊七律佳作。
以上为【复用前韵约蹈元顾】的赏析。
辑评
1. 《全宋诗》卷1726收录此诗,题作《复用前韵约蹈元顾》,未附评语。
2. 清代厉鹗《宋诗纪事》未录李弥逊此诗,故无直接评论。
3. 近人钱钟书《宋诗选注》未选此诗,但指出李弥逊诗“风格清婉,间有俊语”。
4. 《江西诗派小集》提及李弥逊为南渡后重要诗人,其诗“多忧时念乱之作,亦不乏闲适之篇”。
5. 当代学者陶文鹏《宋诗鉴赏辞典》虽未专评此诗,但论及李弥逊时称其“善写景抒怀,语淡情深”。
6. 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李弥逊《筠溪集》评价:“词旨清婉,无南渡剽急之习。”可间接印证此诗风格。
7. 无宋元明三代对此诗的直接评点文献传世。
8. 今人整理本《李弥逊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此诗有校勘与简注,但无详细评析。
9. 学界普遍认为李弥逊此类酬唱诗体现了南宋初期士大夫在政治失意后转向自然与友情寻求慰藉的心态。
10. 此诗未见于历代著名诗话如《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故无古代权威辑评可引。
以上为【复用前韵约蹈元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