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èr yuè èr shí sì rì zhì wèi táng qī shǒu。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zhāng niè。
张嵲。
yī xíng shū liǔ duì zhài mén,
一行疏柳对柴门,
yòu jiàn huāng yān shàng wǎn cūn。
又见荒烟上晚村。
rì rì qiáng yīn guān rì yǐng,
日日墙阴观日影,
rén shēng xiāo de jǐ huáng hūn。
人生消得几黄昏。
以上为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的拼音版。
张嵲 · 宋代 · 诗
末契托外亲,夙昔承顾盼。邓鄙听论诗,房陵共遭乱。苍黄南山路,大雪将没骭。
阳崖被积雪,照水自光辉。乘暖时时堕,偏怜映日飞。经行嗟境胜,去去与心违。
忽忽倦幽独,试寻居士室。循篱野蔓悬,闭户邻鸡出。小水已清泠,前山政岑郁。
万壑自清夜,春岚昏众星。明月丽霄汉,清风周四溟。独立万里外,飘然欲遐征。
清晨叩齿诵黄庭,绛阙珠宫会众灵。斋罢药炉深炷火,戏攀庭树作熊经。
一行疏柳对柴门,又见荒烟上晚村。日日墙阴观日影,人生消得几黄昏。
弱岁承蘋藻,慈和内政惇。辛勤立门户,寿考见曾孙。宠秩官封贵,徽音琬琰存。
繁星凝夜气,黑月惟西山。一室空林迥,逾知天地宽。叶乾风有韵,石乱水多湍。
白居易 · 唐代 · 文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岩下云万重,洞口桃千树。终岁无人来,惟许山僧住。
班固 · 汉代 · 文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著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未知,焉得仁?”“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屈大均 · 明代 · 诗
菡萏尚未发,芙蓉亦未开。距荷始出水,那得实莲来。
陆深 · 明代 · 诗
疏慵旧业大江东,十载雕虫愧未工。岂有才名惊行辈,徒劳中贵达宸聪。少年贾谊吾安敢,今日相如事偶同。
宋褧 · 元代 · 诗
西南边徼渺烟霞,星土列疆道正赊。羁思宦情应等尔,锦城虽乐不如家。
曹家达 · 清代 · 诗
登山临水送天涯,无限秋光转物华。江渚断云衔落照,野桥疏柳点晴鸦。四愁落寞难为赠,九辩风流别有家。
薛昂若 · 清代 · 诗
平时感慨寓诗中,怨恨春江起战风。触景生情今昔异,衰年不与壮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