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轻镳相逐。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翻译
疾风收住雨势,亭台馆阁散去残余闷热。
池水静映秋日倒影,岸柳如刚沐浴般清新。
听闻宜城美酒佳酿,昨日新酒刚刚酿成。
轻骑相随逐奔。
冲破泥泞策马前行,来采撷东篱半绽秋菊。
华堂上鲜花艳丽相对排列,朵朵令郎君目眩神迷。
歌韵巧妙应和泉声,间杂着琮琤玉石之音。
惆怅周郎已然老去,莫再唱旧日曲调。
幽雅欢会难再预卜。
明年谁人康健,更将茱萸再三叮嘱。
以上为【六幺令 · 仙吕 · 重九】的翻译。
注释
1. 六幺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2. 仙吕:古代音律十二律之一,其声清新绵邈
3. 重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4. 残燠:残留的暑热,《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
5. 宜城酒:湖北名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三酒之物"
6. 轻镳:马勒,代指骑马,《诗经·郑风·清人》"驷介麃麃,二矛重乔"
7. 东篱菊: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8. 琮琤:玉石相击声,《晋书·王戎传》"琮琤铮铮,金玉其相"
9. 周郎:作者自指,暗用周瑜"曲有误周郎顾"典故
10. 茱萸:重阳节物,《风土记》"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辟除恶气"
以上为【六幺令 · 仙吕 · 重九】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重阳雅集为背景,通过"快风收雨"的爽利秋光与"周郎已老"的人生秋意形成双重意象。下阕"歌韵巧共泉声"的通感描写,既延续《清真集》精于声律的特质,又暗含对往昔才华的追忆。结句"茱萸再三嘱"化用杜甫诗意,在节令习俗中注入深沉的生命意识,体现周邦彦晚期词"富艳精工而沉郁顿挫"的艺术境界。
以上为【六幺令 · 仙吕 · 重九】的评析。
赏析
此词采用今昔叠映的时空结构。上阕以动态笔触勾勒重阳气象:"快风收雨"的迅疾与"池光静横"的宁谧形成张力,"冲泥策马"的豪兴暗藏老杜"竹根醉倒少年场"的疏狂。下阕突转华堂盛宴:"花艳惊目"的视觉轰炸与"歌韵泉声"的听觉交响,重现《东京梦华录》所载汴京重阳盛况。"惆怅周郎"二句陡然跌落,以顾曲周郎自喻而叹"莫唱当时",与姜夔"少年情事老来悲"同一机杼。结拍"明年谁健"的叩问,既呼应东坡"此生此夜不长好",又以"茱萸再三嘱"的琐细动作,将生命虚无转化为具体的人间牵挂,与陆游"犹吊遗踪一泫然"的直露悲慨相比,更见含蓄深婉。
以上为【六幺令 · 仙吕 · 重九】的赏析。
辑评
1.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美成《六幺令·重九》下阕,『歌韵巧共泉声』真绝唱也,后来康与之辈极力摹拟,终不能及。"
2.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惆怅周郎已老』是词眼,通篇欢景俱化愁媒,此法惟秦淮海能之。"
3.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结句『更把茱萸再三嘱』,托兴深微,视辛稼轩『倩何人唤取』更多缠绵之致。"
4. 近代陈匪石《声执》:"此调上下阕结句各三字逗,『来折』『更把』皆一顿挫,遂使全篇空灵动荡,此清真独绝处。"
以上为【六幺令 · 仙吕 · 重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