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宛如悬圃仙境的凉风具有超尘脱俗的姿态,石楼朱栋与自然景致总是相得益彰。
草堂连通洛水之滨招引云霞相接,主人好似倚靠湘君悠然放鹤。
繁花满径拂晓时拂过华美车盖,黄莺啼鸣春日里和着玉箫声飞。
我同样怀有思念故园的情愫,笛声中的青霞渺远桂旗依稀。
以上为【题祁幼文寓山草堂】的翻译。
注释
1. 祁幼文:祁彪佳字幼文,明末藏书家,寓山草堂为其别业
2. 寓山草堂:在浙江绍兴寓山,祁彪佳隐居读书处
3. 悬圃:昆仑山仙境,《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
4. 石楼丹栋:山中楼阁建筑,鲍照《登庐山》"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5. 洛浦:洛水之滨,曹植《洛神赋》容与
6. 湘君:湘水女神,《楚辞·九歌》有《湘君》篇
7. 放鹤:林逋"梅妻鹤子"典故
8. 珠盖:饰珠车盖,司马相如《子虚赋》"乘遗风,射游骐"
9. 玉衣:玉箫的美称,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10. 怀园引:谢庄《怀园引》"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
11. 青霞:修道者服食的霞气,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
12. 桂旗:《楚辞·九歌·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
以上为【题祁幼文寓山草堂】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神话意象构筑隐逸空间,通过"悬圃凉风""石楼丹栋"的仙境描绘,将现实草堂升华为精神乐园。中二联"招云接""放鹤迟"的动态与"珠盖拂""玉衣吹"的声色交织,展现主客交融的审美意境。尾联"笛里青霞"的缥缈意象,既是对园居生活的礼赞,亦寄寓着诗人自身的隐逸理想。
以上为【题祁幼文寓山草堂】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崇祯末年柳如是游历越中时期,是其七律中的绮丽之作。首联以仙境起兴,"悬圃凉风"既写山居清爽气候,又暗喻主人高洁品格;"石楼丹栋"的建筑意象在自然山水间取得和谐,体现明代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理想。颔联双用楚辞典故,"通洛浦"将现实水路与神女传说相融,"倚湘君"则把园主比作湘水之神,其用典密度可见柳如是腹笥之富。颈联转写晨景,"花满晓临"与"莺啼春入"构成声色交响,"珠盖拂"暗含车马访客的盛况,"玉衣吹"则暗示主人的文采风流。尾联巧妙自况,"怀园引"既应和祁氏归隐之志,"笛里青霞"更将自身融入画卷,与李白"笛奏龙吟水"同样具有超逸之气。全诗在工丽辞藻中流动着出世之思,堪称女性园林题咏的典范。
以上为【题祁幼文寓山草堂】的赏析。
辑评
1.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河东君(柳如是)《题寓山草堂》诗,'家通洛浦招云接,人倚湘君放鹤迟',风华绝代,直压南朝《玉台》。"
2. 陈子龙《陈忠裕全集》:"如是以'青霞渺桂旗'结穴,与余《秋夕泛舟》'月露浩方下,河梁凝不流'同一空灵之境。"
3.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女史此作,颔联用事不涩,颈联绘景如生,在闺秀诗中允推上乘。"
以上为【题祁幼文寓山草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