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睗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于诸侯。
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
」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
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翻译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翻译。
注释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注释。
评析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赏析。
辑评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辑评。
拼音版
shǐ jì qī shí liè zhuàn guǎn yàn liè zhuàn。
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guǎn zhòng yí wú zhě,
管仲夷吾者,
yǐng shàng rén yě。
颍上人也。
shǎo shí cháng yǔ bào shū yá yóu,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bào shū zhī qí xián。
鲍叔知其贤。
guǎn zhòng pín kùn,
管仲贫困,
cháng qī bào shū,
常欺鲍叔,
bào shū zhōng shàn yù zhī,
鲍叔终善遇之,
bù yǐ wéi yán。
不以为言。
yǐ ér bào shū shì qí gōng zǐ xiǎo bái,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guǎn zhòng shì gōng zǐ jiū。
管仲事公子纠。
jí xiǎo bái lì wèi huán gōng,
及小白立为桓公,
gōng zǐ jiū sǐ,
公子纠死,
guǎn zhòng qiú yān。
管仲囚焉。
bào shū suì jìn guǎn zhòng。
鲍叔遂进管仲。
guǎn zhòng jì yòng,
管仲既用,
rèn zhèng yú qí,
任政于齐,
qí huán gōng yǐ bà,
齐桓公以霸,
jiǔ hé zhū hóu,
九合诸侯,
yī kuāng tiān xià,
一匡天下,
guǎn zhòng zhī móu yě。
管仲之谋也。
guǎn zhòng yuē wú shǐ kùn shí,
管仲曰:「吾始困时,
cháng yǔ bào shū jiǎ,
尝与鲍叔贾,
fēn cái lì duō zì yǔ,
分财利多自与,
bào shū bù yǐ wǒ wèi tān,
鲍叔不以我为贪,
zhī wǒ pín yě。
知我贫也。
wú cháng wèi bào shū móu shì ér gèng qióng kùn,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bào shū bù yǐ wǒ wèi yú,
鲍叔不以我为愚,
zhī shí yǒu lì bù lì yě。
知时有利不利也。
wú cháng sān shì sān jiàn zhú yú jūn,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bào shū bù yǐ wǒ wèi bù xiào,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zhī wǒ bù zāo shí yě。
知我不遭时也。
wú cháng sān zhàn sān zǒu,
吾尝三战三走,
bào shū bù yǐ wǒ qiè,
鲍叔不以我怯,
zhī wǒ yǒu lǎo mǔ yě。
知我有老母也。
gōng zǐ jiū bài,
公子纠败,
zhào hū sǐ zhī,
召忽死之,
wú yōu qiú shòu rǔ,
吾幽囚受辱,
bào shū bù yǐ wǒ wèi wú chǐ,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zhī wǒ bù xiū xiǎo shì ér chǐ gōng míng bù xiǎn yú tiān xià yě。
知我不羞小睗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shēng wǒ zhě fù mǔ,
生我者父母,
zhī wǒ zhě bào zi yě。
知我者鲍子也。
bào shū jì jìn guǎn zhòng,
」 鲍叔既进管仲,
yǐ shēn xià zhī。
以身下之。
zǐ sūn shì lù yú qí,
子孙世禄于齐,
yǒu fēng yì zhě shí yú shì,
有封邑者十馀世,
cháng wéi míng dài fū。
常为名大夫。
tiān xià bù duō guǎn zhòng zhī xián ér duō bào shū néng zhī rén yě。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guǎn zhòng jì rèn zhèng xiāng qí,
管仲既任政相齐,
yǐ qū qū zhī qí zài hǎi bīn,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tōng huò jī cái,
通货积财,
fù guó jiàng bīng,
富国彊兵,
yǔ sú tóng hào è。
与俗同好恶。
gù qí chēng yuē cāng lǐn shí ér zhī lǐ jié,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yī shí zú ér zhī róng rǔ,
衣食足而知荣辱,
shàng fú dù zé liù qīn gù。
上服度则六亲固。
sì wéi bù zhāng,
四维不张,
guó nǎi miè wáng。
国乃灭亡。
xià lìng rú liú shuǐ zhī yuán,
下令如流水之原,
lìng shùn mín xīn。
令顺民心。
gù lùn bēi ér yì xíng。
」故论卑而易行。
sú zhī suǒ yù,
俗之所欲,
yīn ér yǔ zhī sú zhī suǒ fǒu,
因而予之;俗之所否,
yīn ér qù zhī。
因而去之。
qí wéi zhèng yě,
其为政也,
shàn yīn huò ér wèi fú,
善因祸而为福,
zhuǎn bài ér wèi gōng。
转败而为功。
guì qīng zhòng,
贵轻重,
shèn quán héng。
慎权衡。
huán gōng shí nù shǎo jī,
桓公实怒少姬,
nán xí cài,
南袭蔡,
guǎn zhòng yīn ér fá chǔ,
管仲因而伐楚,
zé bāo máo bù rù gòng yú zhōu shì。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huán gōng shí běi zhēng shān róng,
桓公实北征山戎,
ér guǎn zhòng yīn ér lìng yàn xiū zhào gōng zhī zhèng。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yú kē zhī huì,
于柯之会,
huán gōng yù bèi cáo mò zhī yuē,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guǎn zhòng yīn ér xìn zhī,
管仲因而信之,
zhū hóu yóu shì guī qí。
诸侯由是归齐。
gù yuē zhī yǔ zhī wèi qǔ,
故曰:「知与之为取,
zhèng zhī bǎo yě。
政之宝也。
guǎn zhòng fù nǐ yú gōng shì,
」 管仲富拟于公室,
yǒu sān guī fǎn diàn,
有三归、反坫,
qí rén bù yǐ wéi chǐ。
齐人不以为侈。
guǎn zhòng zú,
管仲卒,
qí guó zūn qí zhèng,
齐国遵其政,
cháng jiàng yú zhū hóu。
常彊于诸侯。
hòu bǎi yú nián ér yǒu yàn zǐ yān。
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yàn píng zhòng yīng zhě,
晏平仲婴者,
lái zhī yí wéi rén yě。
莱之夷维人也。
shì qí líng gōng zhuāng gōng jǐng gōng,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yǐ jié jiǎn lì xíng zhòng yú qí。
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jì xiāng qí,
既相齐,
shí bù zhòng ròu,
食不重肉,
qiè bù yī bó。
妾不衣帛。
qí zài cháo,
其在朝,
jūn yǔ jí zhī,
君语及之,
jí wēi yán yǔ bù jí zhī,
即危言;语不及之,
jí wēi xíng。
即危行。
guó yǒu dào,
国有道,
jí shùn mìng wú dào,
即顺命;无道,
jí héng mìng。
即衡命。
yǐ cǐ sān shì xiǎn míng yú zhū hóu。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yuè shí fù xián,
越石父贤,
zài léi xiè zhōng。
在缧绁中。
yàn zǐ chū,
晏子出,
zāo zhī tú,
遭之涂,
jiě zuǒ cān shú zhī,
解左骖赎之,
zài guī。
载归。
fú xiè,
弗谢,
rù guī。
入闺。
jiǔ zhī,
久之,
yuè shí fù qǐng jué。
越石父请绝。
yàn zǐ jù rán,
晏子惧然,
shè yì guān xiè yuē yīng suī bù rén,
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
miǎn zi yú sī hé zi qiú jué zhī sù yě shí fù yuē bù rán。
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wú wén jūn zǐ qū yú bù zhī jǐ ér xìn yú zhī jǐ zhě。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fāng wú zài léi xiè zhōng,
方吾在缧绁中,
bǐ bù zhī wǒ yě。
彼不知我也。
fū zǐ jì yǐ gǎn wù ér shú wǒ,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shì zhī jǐ zhī jǐ ér wú lǐ,
是知己;知己而无礼,
gù bù rú zài léi xiè zhī zhōng。
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yàn zǐ yú shì yán rù wèi shàng kè。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yàn zǐ wèi qí xiāng,
晏子为齐相,
chū,
出,
qí yù zhī qī cóng mén xián ér kuī qí fū。
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
qí fū wèi xiāng yù,
其夫为相御,
yōng dà gài,
拥大盖,
cè sì mǎ,
策驷马,
yì qì yáng yáng shén zì de yě。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jì ér guī,
既而归,
qí qī qǐng qù。
其妻请去。
fū wèn qí gù。
夫问其故。
qī yuē yàn zǐ zhǎng bù mǎn liù chǐ,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
shēn xiāng qí guó,
身相齐国,
míng xiǎn zhū hóu。
名显诸侯。
jīn zhě qiè guān qí chū,
今者妾观其出,
zhì niàn shēn yǐ,
志念深矣,
cháng yǒu yǐ zì xià zhě。
常有以自下者。
jīn zǐ cháng bā chǐ,
今子长八尺,
nǎi wéi rén pū yù,
乃为人仆御,
rán zi zhī yì zì yǐ wéi zú,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qiè shì yǐ qiú qù yě。
妾是以求去也。
qí hòu fū zì yì sǔn。
」其后夫自抑损。
yàn zǐ guài ér wèn zhī,
晏子怪而问之,
yù yǐ shí duì。
御以实对。
yàn zǐ jiàn yǐ wéi dài fū。
晏子荐以为大夫。
tài shǐ gōng yuē wú dú guǎn shì mù mín shān gāo chéng mǎ qīng chóng jiǔ fǔ,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
jí yàn zǐ chūn qīu,
及晏子春秋,
xiáng zāi qí yán zhī yě。
详哉其言之也。
jì jiàn qí zhù shū,
既见其著书,
yù guān qí xíng shì,
欲观其行事,
gù cì qí chuán。
故次其传。
zhì qí shū,
至其书,
shì duō yǒu zhī,
世多有之,
shì yǐ bù lùn,
是以不论,
lùn qí yì shì。
论其轶事。
guǎn zhòng shì suǒ wèi xián chén,
管仲世所谓贤臣,
rán kǒng zǐ xiǎo zhī。
然孔子小之。
qǐ yǐ wéi zhōu dào shuāi wēi,
岂以为周道衰微,
huán gōng jì xián,
桓公既贤,
ér bù miǎn zhī zhì wáng,
而不勉之至王,
nǎi chēng bà zāi yǔ yuē jiāng shùn qí měi,
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
kuāng jiù qí è,
匡救其恶,
gù shàng xià néng xiāng qīn yě。
故上下能相亲也」。
qǐ guǎn zhòng zhī wèi hū fāng yàn zǐ fú zhuāng gōng shī kū zhī,
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
chéng lǐ rán hòu qù,
成礼然后去,
qǐ suǒ wèi jiàn yì bù wéi wú yǒng zhě xié zhì qí jiàn shuō,
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
fàn jūn zhī yán,
犯君之颜,
cǐ suǒ wèi jìn sī jìn zhōng,
此所谓「进思尽忠,
tuì sī bǔ guò zhě zāi jiǎ lìng yàn zǐ ér zài,
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
yú suī wèi zhī zhí biān,
余虽为之执鞭,
suǒ xīn mù yān。
所忻慕焉。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管晏列传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