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当年豪迈的壮志匆匆未能实现,如今反羡慕田间农童比我自在。
秋水退去陂塘清浅秋日微曛,仰卧牛背闲看青天辽阔。
以上为【茅塘马上】的翻译。
注释
1. 茅塘:具体地点不详,当为江南水乡
2. 壮图:宏伟抱负,语出潘岳《西征赋》
3. 陂塘:池塘
4. 秋日薄:秋阳淡薄
5. 仰眠牛背:化用《庄子·秋水》"络马首,穿牛鼻"典故
以上为【茅塘马上】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淡笔触勾勒人生顿悟,通过"壮图忽忽"的理想幻灭与"农儿过我"的价值重估,在仕途困顿与田园自由的对比中完成精神转向。后两句"水落陂塘"的浅淡秋景与"仰眠牛背"的悠然姿态,以视觉的平远构图承载心灵的豁然开悟,体现宋代士人"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境界。
以上为【茅塘马上】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贺铸晚年隐居苏州时期,是其人生哲学的诗意总结。首句"壮图忽忽"四字如断弦惊响,"忽忽"叠词既写时光飞逝,更显理想坍塌的猝不及防,与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悲慨形成南北宋志士的隔代共鸣。次句"回羡"的逆转尤见匠心:这并非传统田园诗的事先向往,而是历经宦海沉浮后的价值重估,"过我贤"的比较句式打破士农尊卑定见,暗含《庄子·天地》"机械机心"的哲学反思。后两句纯以白描造境:"水落陂塘"的收缩性意象与"秋日薄"的微弱光感,共同构成生命晚景的隐喻;而"仰眠牛背"的横卧姿态突破杜甫"细雨骑驴"的羁旅范式,在天地垂直维度中开辟出全新的存在方式——这种将身体交付自然的坦然,较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更多几分道家的齐物智慧。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追忆到观照、从挣扎到超脱的精神历程,堪称北宋遗民诗的先声。
以上为【茅塘马上】的赏析。
辑评
1.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方回《茅塘马上》绝句,『仰眠牛背看青天』,其胸次可见。"
2. 清·厉鹗《宋诗纪事》:"贺铸晚岁小诗多淡远之致,此作尤得乐天《效陶潜体》神髓。"
3. 钱钟书《宋诗选注》:"从『壮图忽忽』到『看青天』的转变,记录着北宋文人从庙堂转向江湖的心路历程。"
4. 程千帆《古诗考索》:"『秋日薄』与『看青天』的光影对照,在物理时空外开辟出心理时空,此宋人绝句独绝处。"
以上为【茅塘马上】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