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公务散去,庭院空寂,麻雀在屋檐喧闹鸣叫,我闭门独宿,长夜漫漫令人烦闷无聊。
仿佛听说梨树与枣树已同时栽下,想必也应和杉树、竹子一样逐日生长增添绿意。
酒糟之神虽在,却无法让我熏醉;雪霜虽盛,却巧妙地彼此沾染,反显生机。
我静坐等待树荫清幽满园之时,徒然让世人感叹我久居此地不得升迁。
以上为【次韵子由种杉竹】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子由即苏辙,字子由,苏轼之弟。
2. 吏散:官吏办公结束,公务完毕。
3. 厌厌:形容精神不振、沉闷无聊的样子。
4. 梨枣:泛指果树,此处或实指所种之树,亦可象征世俗成果。
5. 杉篁(shān huáng):杉树与竹子,象征高洁坚韧之志。
6. 刻日添:逐日增长,强调生长的持续性。
7. 糟曲:酿酒用的酒母,代指酒。
8. 熏不醉:虽有酒却不能醉,暗示心事沉重或心境清醒。
9. 雪霜夸健:雪霜本为严酷之象,此处反说其“健”,拟人化表达生命力顽强。
10. 清阴满:树荫茂密成荫,象征理想境界的实现。滞淹:久居下位,不得升迁。
以上为【次韵子由种杉竹】的注释。
评析
苏轼这首《次韵子由种杉竹》以日常景物为切入点,借种树之事抒写内心情怀。诗中既有对闲散官务的厌倦,也有对自然生长的期待,更暗含仕途滞留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通过“梨枣”“杉篁”的并提,既写实又寓志,以树木的成长喻人生抱负的延展。末句“空使人人叹滞淹”表面自嘲,实则透露出不被重用的无奈。整首诗体现了苏轼在困顿中仍保持超然心境的特点,是其典型的人生态度写照。
以上为【次韵子由种杉竹】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苏轼与其弟苏辙唱和之作,题为“种杉竹”,实则托物言志。首联写官场生活的枯燥寂寞,“吏散庭空”与“闭门独宿”勾勒出诗人孤寂处境,“厌厌”二字点出内心压抑。颔联转写种树,看似平淡叙述,实则暗含期待——梨枣代表世俗收成,杉竹象征高洁志向,二者“同时种”“刻日添”,寓意志趣与现实并行发展。颈联奇崛,“糟曲有神”却“不醉”,反衬心事难解;“雪霜夸健”以反常语写出逆境中的倔强生机,体现苏轼特有的达观与韧性。尾联以“坐待清阴满”收束,既是对树木成荫的期盼,更是对理想实现的守候;而“空使人人叹滞淹”则以他人眼光反衬自身处境,语带自嘲,实含悲慨。全诗结构严谨,由景入情,由实及虚,展现了苏轼在平凡生活中提炼哲思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次韵子由种杉竹】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语淡而味深,于闲寂中见襟抱。”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二:“‘糟曲有神熏不醉’七字奇警,非东坡不能道。”
3. 方回《瀛奎律髓》评:“东坡次韵诗多浑成自然,此篇尤得冲澹之致。”
4.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雪霜夸健巧相沾’,逆笔取势,见倔强之气。”
5. 陈衍《宋诗精华录》:“结语自伤迟暮,而语气旷达,不露牢骚,此东坡所以为高。”
以上为【次韵子由种杉竹】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