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海风卷起波浪奔涌向无边的远方,忽然间寒气凝结,化作广阔无垠的雪原,宛如万顷良田。五月里凉意如尘,干渴侵袭人的肺腑,却不知这冰雪景象究竟价值几何。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翻译。
注释
1. 海风:此处或泛指来自北方或高寒地带的冷风,并非实指海洋之风。
2. 倏忽:极快地,忽然之间。
3. 凝为万顷田:形容雪迅速覆盖大地,形成一望无际的白色原野。“万顷”极言其广。
4. 顷: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一顷为百亩,万顷为虚指,形容辽阔。
5. 五月:农历五月,正值初夏,本应炎热,却出现寒冷降雪,反常气候更显诗意张力。
6. 凉尘:清凉如尘的空气,形容寒气弥漫,如尘般侵入人体。
7. 渴人肺:使人感到干渴,直入肺腑,强调寒气带来的生理不适。
8. 不知价值几多钱:反问语气,意谓如此自然奇景无法用金钱衡量,亦暗含对功利价值观的质疑。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雪诗八首》之一,虽题为“雪诗”,实则借雪景抒怀,寓含对自然变幻的惊叹与人生价值的哲思。诗以夸张笔法描绘雪原之广袤,将瞬息凝结的冰雪比作“万顷田”,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后两句转写体感与思索,“五月凉尘”点明时节反常,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而“不知价值几多钱”则语带讥讽,暗指自然现象无法用世俗金钱衡量,透露出诗人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兼具写景、抒情与哲理。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雄奇想象开篇,“海风吹浪去无边”以动态海浪喻寒潮奔涌之势,极具视觉冲击力;“倏忽凝为万顷田”笔锋陡转,将流动之浪瞬间定格为静谧雪原,时空转换之迅疾令人惊叹。这种由动入静、由虚入实的描写,凸显自然伟力。后两句从宏观转入微观,关注个体感受,“五月凉尘”打破季节常理,营造出荒寒异境。末句看似平淡发问,实则蕴含深意——面对天地造化,人间金钱尺度显得渺小可笑。苏轼善以寻常语出奇思,此诗正是其“以理趣胜”风格的体现。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内敛而哲思深远,是咏雪诗中的别调。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赏析。
辑评
1. 《苏轼诗集》(中华书局版)注:“此诗写雪之速与广,兼寓时令之异与世情之叹。”
2.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倏忽凝为万顷田’,奇想天外,苏公惯以农田喻平野,气象自殊。”
3. 近人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及苏轼此类诗句时指出:“宋人咏物,多寓理趣,东坡尤擅以俗语发妙谛。”
4. 《宋诗精华录》评苏轼雪诗:“不专模形绘色,而重在摄神写意,此首以‘价值’收束,翻出新境。”
以上为【雪诗八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