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过。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
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版本二:
竹席清凉,碧纱帐中,午睡醒来,只觉一枕清风拂面。
傍晚闲卧,听衙门里无事可忙,便缓缓地翻读完床头几卷书。
搔首叹息,想要辞官归隐,自觉功名之心早已懒散疏远。
若要问我这太守的才干与谋略如何?
比起那些精明能干之人又怎样呢?
不过占得人间一种“愚”罢了。
以上为【南乡子 · 和元素】的翻译。
注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金奁集》入「黄钟宫」。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两平韵,三仄韵,平仄换韵。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此词牌即以欧阳炯《南乡子》为正体。冯正中、李德润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南唐冯正中词。冯词平韵五十六字,十句,上下阕各四句用韵。另有五十八字体者。其定格为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
「和元素」:元延祐本作「和杨元素」,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自述」。
元素:杨绘,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字元素,号无为子。宋仁宗皇祐五年(西元一〇五三年)进士。通判荆南府,迁开封府推官,知眉州,徙兴元府,皆有治声。宋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与宰相曾鲁公忤,改兼侍读,元素以「谏官不得其言则去」,不拜。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擢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免役法行,元素陈十害,忤王介甫,罢知亳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六月,自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移知杭州,八月到任。再为翰林学士。贬荆南节度副使,分司南京,改提举太平观,起知兴国军。宋哲宗即位,复天章阁待制,再知杭州。元祐三年(西元一〇八八年)卒于任,年六十二。有《群经索蕴》、《无为编》、《西垣集》等。事见《范太史集·卷三十九·天章阁待制杨公墓志铭》,《宋史·卷三百二十二·杨绘传》。
纱厨:古人挂于床旁支木架,夏天用以避蚊蝇之纱帐。
一枕清风:是东坡喜用之意象。如《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诗:「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
卧听:元延祐本作「睡听」。
晚衙:古时官署治事。一日两次坐衙。早晨坐衙称「早衙」,晚间坐衙称「晚衙」。
无一事:元延祐本脱「一」字,《四印斋所刻词》本《东坡乐府》补作「无个事」,朱本、龙本从误。
归欤:傅子立注引《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才与术:元延祐本作「才与气」。
懒更疏:傅子立注:「嵇叔夜不涉经学,性复疏懒。孔文举才疏意广,卒无成功。」刘尚荣按:「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涉』原作『步』,文理不通,据《文选·卷四十四·〈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改。又《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是乃傅注所本。」
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以尊称州郡长官。此系作者自指,时任徐州太守。
1. 南乡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2. 和元素:此词为苏轼与友人杨元素(杨绘)唱和之作。杨元素时任成都知府,苏轼时在凤翔任签判。
3. 凉簟(diàn):凉席。簟,竹席。
4. 碧纱厨:即碧纱帐,防蚊虫的绿色纱帐,也指精致的居室。
5. 一枕清风:形容夏日清凉舒适,有如清风入梦。
6. 昼睡馀:午睡初醒之后。馀,同“余”,剩余、过后。
7. 晚衙:古代官署傍晚的例行公务或点卯,此处指衙门事务稀少。
8. 徐徐:缓慢地,悠闲地。
9. 归欤:归去吧!语出《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欤归欤!’”表达思归之意。
10. 使君: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为苏轼自称。
以上为【南乡子 · 和元素】的注释。
评析
《南乡子·和元素》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说自己白天睡觉,夜晚值衙,无所事事,偷闲读书;下阕说自己懒于功名,时盼归去,虽是使君,愚人一个。该词为遣兴之作,更是咏怀之作,展示了作者任徐州太守期间的生活情态和生平感慨。
这首《南乡子·和元素》是苏轼在仕途困顿、心境淡泊时期所作,借与友人杨元素唱和之机,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词中语言平实自然,情感真挚,以“愚”自嘲,实则透露出超脱世俗、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怀。全词由昼寝写起,层层推进,由外景而内心,由闲适而感慨,最终归于自省与自嘲,体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胸襟与人生智慧。
以上为【南乡子 · 和元素】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日常生活场景开篇,“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描绘出夏日午睡醒来的闲适之境,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氛围。接着“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进一步展现官务清简、生活从容的状态,暗含对政务无为的自得与对读书自遣的满足。
下片转入抒情,“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直抒胸臆,表达对仕途的倦怠与归隐之志。“搔首”动作传神,流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思索。最后三句以反问作结:“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表面自贬为“愚”,实则是以退为进,以“愚”对抗世俗的“智巧”,体现了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哲学。这种“愚”并非真愚,而是不屑争竞、超然物外的精神姿态。
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远,情感由闲适渐转深沉,结尾含蓄隽永,充分展现了苏轼在政治失意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北宋士大夫在仕隐之间徘徊的典型心态。
以上为【南乡子 · 和元素】的赏析。
辑评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姚苏杰:东坡对此时任上的生活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每天都有早衙,但是其余时间完全由他自己支配,这是悠闲的,同时也是萧然的。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此词:“以‘愚’自况,实乃对现实的不满与自我解嘲,语似平淡而意蕴深远。”
2.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引清代朱彝尊语:“此等词看似寻常,实得陶渊明冲淡之旨,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3.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云:“‘占得人间一味愚’,语极谐谑,而悲慨弥深,盖仕途蹭蹬,不得已而托之于愚也。”
4. 王水照《苏轼选集》指出:“此词作于早期仕宦阶段,已见其超然物外之端倪,‘愚’字背后,实藏不甘与无奈。”
以上为【南乡子 · 和元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