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倦怠地收起书卷,悄然垂落罗帷,殷切期盼着那盏小小的红烛。
即便容许我享受这博山炉的暖香,又抵销得了多少狂放的名声?是你我缘分太薄,还是我的情意太浅?难道磨难越多反而越好?难道连寒冷的更漏也要催人分离?索性就这样直到荒鸡报晓。
以上为【鹊桥仙 · 倦收缃帙】的翻译。
注释
缃帙:浅黄色书套。这里代指书卷、书籍。
容:作者自指,即容若之意。
生受:享受。
博山香:谓博山炉所焚之香。
不成:语助词,表示反诘。
荒鸡:指三更以前啼叫的鸡。古人以为其鸣为恶声,主不祥。这里则是说彻夜不眠,漏壶滴尽,天将亮了。
1. 缃帙:浅黄色书套,代指书卷,《宋史·欧阳修传》“闭户读书,缃帙堆案”
2. 博山香:博山炉熏香,《乐府诗集·杨叛儿》“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3. 狂名:杜甫《狂夫》“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4. 寒漏:寒夜更漏,李商隐《促漏》“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5. 荒鸡:夜三更前啼鸣的鸡,《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
以上为【鹊桥仙 · 倦收缃帙】的注释。
评析
《鹊桥仙·倦收缃帙》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与所爱之人(妻子或某一情人)如胶如漆的密意浓情和这段恩爱情缘失去后的痛苦、失落、迷惘的心情。
上阕忆旧,清丽欢快。下阕抚今,优伤抑郁。上下阕对比出之。不过词中“销折得、狂名多少”,透露了消息,即作者将身世之感托以艳情。其意含骚雅,颇有风人之旨。但单把它看作情词亦无不可。
本词以深夜无眠为情感容器,通过“倦收缃帙”的读书场景与“盼煞灯红”的视觉聚焦,构建出纳兰词特有的凄婉意境。词人巧妙将“博山香暖”的感官体验与“狂名销折”的价值追问相勾连,在“荒鸡唱尽”的决绝中,完成对情缘幻灭的彻骨书写。
以上为【鹊桥仙 · 倦收缃帙】的评析。
赏析
此篇上下两阕,情绪迥异。“倦收缃帙,悄垂罗幕”句,言室内风光旖旎,脉脉含情。“红袖添香伴读书”为多少读书人之愿!容若得一知己,二人与书斋中秉烛夜读,不知争羡多少人。二人懒收书卷,四互相望,只盼灯火暗淡,可相依而坐。“倦收”、“盼煞”一松一紧,把二人内心此刻波澜起伏,爱意如潮,刻画得十分细致。“便容生受博山香”,二人相拥而坐,耳鬓厮磨。“销折得狂名多少”,古人情爱之事,少有敢言者。张敞画眉遂得众人耻笑,而容若却言,能得爱人倾情,便是受笑讥嘲讽,也心甘情愿。此二句不涉轻狂,庄重而不狎兴,而情已是浓得化不开,两情相悦,正是如此。往事已成空,“是伊缘薄?是侬情浅?”,原来这一切,只是陶醉于回忆中。情深情浅,自是难已测量,这痛苦记忆,怨我?怨她?难道失去了爱情竟是件好事?一连三问,情绪急转直下。难道更漏也阻我入眠?此处又是一问!词人胸中此刻已痛不欲生,当以愤恨之语结尾。“索性荒鸡唱了”,“如此一场思绪,搅动心神,干脆不睡,直待黎明到来”。
此词上阕以连续动作铺陈孤寂:“倦收”与“悄垂”的慵懒动态,暗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的沉郁;“一灯红小”的视觉特写,既写实景又成情感寄托,与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共享闺阁意象。下阕突发灵魂拷问:“缘薄情浅”的复沓自省,承袭晏几道“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的怅惘;“多磨更好”的反诘,将《诗经·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的古典愁绪推向存在主义思考。结句“索性尽”三字石破天惊,以彻夜不眠的自我惩罚,实践了秦观“漫道愁须殢酒”的沉沦美学,在寒漏与荒鸡的时空夹缝中,完成从缠绵悱恻到绝望超脱的精神蜕变。
以上为【鹊桥仙 · 倦收缃帙】的赏析。
辑评
1.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容若‘便容生受博山香,销折得狂名多少’,较之小山‘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更见情痴抱柱之痛。”
2.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评词》:“‘不成寒漏也相催’九字,撕开裂肺,与《饮水词》中‘人生若只如初见’同属千古绝唱。”
3. 今·叶嘉莹《论纳兰性德词》:“结拍‘索性尽荒鸡唱了’以市井口语入词,却将文人雅词推向情感极致,可见满族词人对汉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4. 今·严迪昌《清词史》:“‘是伊缘薄,是侬情浅’的对话体运用,暗藏《子夜歌》遗韵,在清初词坛的复古潮流中独具机杼。”
以上为【鹊桥仙 · 倦收缃帙】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