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 fú fēng shī shè。
寄浮峰诗社。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ǎn liáng tíng yuàn zuò xīn qiū,
晚凉庭院坐新秋,
wēi yuè chū shēng yì mǎn lóu。
微月初生亦满楼。
qiān lǐ gù rén shuí mìng jià bǎi nián duō bìng yǒu gū zhōu。
千里故人谁命驾? 百年多病有孤舟。
fēng shuāng cǎo mù jīng shí tài,
风霜草木惊时态,
zhēn chǔ guān hé dòng yuǎn chóu。
砧杵关河动远愁。
yǐn shuǐ qū gōng wú zì lè,
饮水曲肱吾自乐,
máo táng jīn zài yuè xī tóu。
茆堂今在越溪头。
以上为【寄浮峯诗社】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我祖死国事,肇禋在增城。荒祠幸新复,适来奉初蒸。亦有兄弟好,念言思一寻。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
穷探虽得尽幽奇,山势须从远望知。几朵芙蓉开碧落,九天屏嶂列旌麾。高同华岳应天忝,名亚匡庐却稍卑。
向忆青年日,追欢兴不孤。风尘淹岁月,漂泊向江湖。济世浑无术,违时竟笑愚。
君莫歌五诗,歌之增离忧。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譬彼桃与李,不为仓囷谋。
断云微日半阴晴,何处高梧有凤鸣?星汉浮槎先入梦,海天波浪不须惊。鲁郊已自非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寻源渺渺无际,击石泠泠异音。病夫世念灰尽,未许荷蒉知心。
蔡襄 · 宋代 · 诗
秋色已寥落,清溪才此行。船移酒杯侧,鱼得鲙刀鸣。日色浮兼动,风痕灭又生。
张镃 · 宋代 · 诗
橘色浑如柿色黄,诚斋有句合分尝。岂为都市颇难得,要是洞庭亲寄将。雨露山中今有味,星辰天上旧无香。
林光 · 明代 · 诗
乾坤双眼为谁好,风雅百年回此翁。饭颗山前思感遇,石头城下未从容。官贫果拙营妻子,才大还堪了化工。
区大相 · 明代 · 诗
海内传闻有赐酺,醵钱相就醉枌榆。诏书又报天南下,不是宽租是索租。
张昱 · 元代 · 诗
百年驹过隙,万事成鞅掌。
李弥逊 · 宋代 · 诗
秋后高荷与砌平,暂回眼白为君青。哦诗太瘦真成癖,对酒清狂不碍醒。健笔纵横那可继,醉歌悲壮亦堪听。
宁调元 · 清代 · 词
曾记北风同赋。历尽风波辛苦。傥中途乖弃,结成仇怨,有何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