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míng zǐ zhī nán yě qí yǒu zhàn yuán míng gē jiǔ zhāng yǐ zèng cuī zi zhōng hé zhī yǐ wǔ shī yú shì yáng míng zǐ zuò bā yǒng yǐ dá zhī。
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jūn mò gē wǔ shī,
君莫歌五诗,
gē zhī zēng lí yōu。
歌之增离忧。
qǐ wú liáng péng lǚ xún lè xiāng áo yóu。
岂无良朋侣?洵乐相遨游。
pì bǐ táo yǔ lǐ,
譬彼桃与李,
bù wéi cāng qūn móu。
不为仓囷谋。
jūn mò wàng wǔ shī,
君莫忘五诗,
wàng zhī wǒ yān qiú。
忘之我焉求?。
以上为【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问:“近来用功,亦颇觉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浊水,才贮在缸里,初然虽定,也只是昏浊的,须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尽去,复得清来。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责效,却是助长,不成工夫。
先生尝谓:“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直初闻之,觉甚易,后体验得来,此个功夫着实是难。如一念虽知好善、恶恶,然不知不觉,又夹杂去了。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颷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格物”之义,前已详悉, “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幽壑来寻物外情,石门遥指白云生。林间伐木时闻响,谷口逢僧不记名。天壁倒涵湖月晓,烟梯高接纬阶平。
旧识仙源路未差,也从谷口问桃花。屡攀绝栈经残雪,几度清溪踏月华。虎穴相邻多异境,鸟飞不到有僧家。
青山意不尽,还向月中看。明日归城市,风尘又马鞍。
王国维 · 清代 · 文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陈允平 · 宋代 · 诗
西兴潮半落,渔浦日初昏。岳面云收脚,沙头浪积痕。楼钟鸣野寺,船鼓入江村。
李时珍 · 明代 · 文
释名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花蕊夫人徐氏 · 唐代 · 诗
博山夜宿沉香火,帐外时闻暖凤笙。理遍从头新上曲,殿前龙直未交更。
刘崧 · 明代 · 诗
沧洲远在武夷西,九曲寻源路恐迷。潭面晚晴花苒苒,岩腰春暝草萋萋。何年对月思朋好,此日看云信杖藜。
曹彦约 · 宋代 · 诗
古来遗逸野人家,石磴崎岖阁道斜。犬吠人行都不问,杉篱空掩刺桐花。
陶安 · 明代 · 诗
客路随身一束书,凌云气似马相如。孤灯江馆厌红粟,三月淮乡多白鱼。遇世岂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舆。
雪满横山晓冷严,华堂帐暖蔽重帘。纵然邑宰来相见,不似当时举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