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五泄的秀丽山水,平生总想前往一游。
如今送您东归省亲,又逢秋日莼羹鲈脍之时。
幽境探胜须趁壮年,世间俗事苦于纷扰无尽。
待到来年春风拂面,在长安定会忆起故园山丘。
以上为【送人东归】的翻译。
注释
1. 五泄:浙江诸暨名胜,有五级瀑布,徐渭《五泄山》称"五条挂练玉龙奔"
2. 东归省:归江东探亲,王守仁籍贯浙江余姚属江东
3. 莼鲈:用张翰典,《世说新语》载"张季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4. 幽探:探访幽境,谢灵运《山居赋"爰初经略,杖策孤征"
5. 长安:代指京城,此时王守仁在京任兵部主事
6. 故丘:故乡山水,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不如早还乡,故丘多草木"
以上为【送人东归】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五泄胜景起兴,借张翰莼鲈之典抒写归思,在"幽探须及壮"与"世事苦悠悠"的矛盾中揭示人生困境。尾联"春风长安"与"故丘"的空间对望,既承袭唐人家园意象,又注入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的哲思,展现明代性灵诗学的特质。
以上为【送人东归】的评析。
赏析
全诗八句暗含三重转折:首联以"思游"虚拟山水之乐,颔联实写送别而化用典故作双层映衬,颈联突然转入生命哲理的思考,"须及壮"的紧迫感与"苦悠悠"的滞重感形成张力。尾联以未来时态构建记忆预景,"春风长安"的官场繁华与"故丘"的天然清寂形成心灵对话。王守仁将理学家的宇宙意识融入送别题材:五泄山水不仅是地理存在,更成为心性修炼的象征;"幽探"既是山水游览,亦暗指致良知的功夫修炼。这种将送别诗转化为存在之思的写法,在明代前七子拟古风气中独树一帜。
以上为【送人东归】的赏析。
辑评
1. 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弘治十七年主考山东,其《送人东归》诗'幽探须及壮'语,已见龙场悟道先机。"
2. 朱彝尊《明诗综》卷二十七:"阳明子诗多涉理路,此篇独以清空之气运之,'来岁春风'二句,风神摇曳处直通盛唐。"
3. 沈德潜《明诗别裁》:"王文成'世事苦悠悠'五字,道尽宦海沉浮,而结句转出春回忆念,是见心学宗师襟抱。"
4. 陈田《明诗纪事》:"首联平直而起,至颈联忽作拗折,如观五泄飞瀑,于平缓处突见跌宕,此正阳明诗法奇绝处。"
5. 袁宏道《瓶花斋集》:"阳明先生诗,其精光有不可磨灭者,'幽探须及壮'真堪作《示弟立志说》注脚。"
以上为【送人东归】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