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几团蒲,记方丈、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翻译
在曲木几案与蒲团之间,记得你如维摩诘般来方丈探问病情。
更难忘夜雨声中你匆匆别去,共饮一杯便各分南北。
“莫让万事侵扰鬓发,人生百年正需安眠饱食。
”最难忘这叮嘱如此殷勤,价值胜过千金。
西崦山的路,东岩的巨石。
当年携手同游处,如今只剩旧日痕迹。
盼你重来时,依然如旧盟约明朗如日。
莫信蓬莱有风浪阻隔,垂天鹏鸟自有扶摇之力。
面对梅花一夜苦相思,却终无你的消息。
以上为【满江红 · 病中兪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的翻译。
注释
俞山甫:未详。
“曲几团蒲”句:宋·黄庭坚《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诗:“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团蒲,四卷本甲集作“蒲团”。
“记方丈、君来问疾”句:唐·白居易《斋戒满夜戏招梦得》诗:“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记方丈,四卷本作“方丈里”。
“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句:当为俞氏访别时相劝之语。
尘迹:四卷本作“陈迹”。
“旧盟如日”句:《诗·王风·大车》:“谓予不信,有如曒日。”
“莫信蓬莱风浪隔”句:《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垂天自有扶摇力”句:《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句:唐·卢仝《有所思》诗:“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 兪山甫:俞氏字山甫,曾任教授之职,与辛弃疾交游具体事迹待考
2. 曲几:曲木几案,禅寺常见家具
3. 团蒲:蒲草圆垫,参禅打坐用具
4. 方丈:维摩诘丈室,典出《维摩诘经》载文殊问疾故事
5. 百年正要佳眠食:化用《古诗十九首》“努力加餐饭”诗意
6. 西崦:西山,杜甫《赤谷西崦人家》“跻险不自喧”
7. 东岩石:指铅山县东岩,辛弃疾闲居带湖时常游之地
8. 旧盟如日:《左传·哀公十二年》“盟以底信,如日之升”
9. 垂天扶摇:融合《庄子·逍遥游》“鹏之背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0. 对梅花:暗用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典故
以上为【满江红 · 病中兪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病中话别为切入点,上片通过“曲几团蒲”“夜雨别去”的细节白描,构建知交探病的温馨场景;下片借“西崦路”“东岩石”的地理意象,拓展出时空苍茫的抒情维度。全词将养病哲思与建功抱负熔铸一炉,在“垂天扶摇”的雄健与“梅花相思”的婉转间,展现辛词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
以上为【满江红 · 病中兪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的评析。
赏析
此词作于绍熙四年(1193)辛弃疾福建安抚使任上病中,展现其壮怀未已的复杂心境。上片以禅室问疾起兴,“曲几团蒲”的方外意象与“夜雨别去”的尘世温情形成宗教与世俗的对话。友人“佳眠食”的劝诫,表面契合病中静养之理,实反衬词人“闲愁最苦”的内心波澜。下片“西崦路”四句以密集的地理记忆,编织出纵横交错的情感网络,“旧盟如日”的铮铮誓言与“蓬莱风浪”的现实阻隔构成强烈冲突。结句“对梅花苦相思”将政治理想转化为审美意象,在无人会意的孤寂中,仍保持着“扶摇力”的潜在爆发力,形成豪放词风中罕见的悱恻缠绵之境。
以上为【满江红 · 病中兪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的赏析。
辑评
1. 陈霆《渚山堂词话》:“‘百年正要佳眠食’语似平易,然较‘不如高卧且加餐’更进一层。”
2. 先著《词洁》:“后阕‘垂天自有扶摇力’七字,是何等气魄,乃于病中得之。”
3.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满江红》之‘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悲凉俊逸,突过小山。”
4.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词中‘西崦路’‘东岩石’皆带湖附近实景,可证作年。”
5. 叶嘉莹《论辛弃疾词》:“‘莫信蓬莱风浪隔’是稼轩终身未曾放弃之志意,虽在病中依然铮然作金石声。”
以上为【满江红 · 病中兪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