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听到鸟啼,见到花落,心中有所领悟而感到十分欢喜,立刻教小僮带着酒瓮买回白酒,以梨花酒杯饮下一杯,并马上取来诗卷,迅速地读过,当作下酒的美味,这时胸中清爽快意,仿佛不在人间。
听闻鸟鸣悦耳,眼见落花缤纷,心中悠然有所领悟。
便差遣小僮仆,带着瘤木酒樽,买来白酒,
倒入梨花瓷盏中饮上一杯,急忙取来诗卷,
畅快地诵读一遍佐酒,飘然自得仿佛置身尘世之外。
以上为【集灵篇 · 五八】的翻译。
注释
集灵篇:陈继儒《小窗幽记》中的章节,集录灵性感悟。
有会于心:内心有所感悟、共鸣。
瘿樽:用树瘤制成的酒器,取其天然朴拙之趣。
酤白酒:买淡酒,明代白酒多为低度米酒。
梨花瓷盏:白瓷酒盏,因色如梨花得名。
萧然:超脱清寂的样子。
以上为【集灵篇 · 五八】的注释。
评析
本篇以极简笔法勾勒出文人雅士的瞬间精神超脱。全文按“感物—遣仆—沽酒—畅饮—读诗—忘尘”的逻辑展开,通过六个连贯动作构建完整的审美体验。作者刻意选用“瘿樽”“梨花瓷盏”等质朴器物,与“白酒”“诗卷”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对照,最终以“萧然”二字点破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将日常生活诗化的写法,体现了晚明小品文“以俗为雅”的美学追求。
以上为【集灵篇 · 五八】的评析。
赏析
乐趣并不在远处,就在眼前,人们往往舍近求远。生活完全看自己如何安排,最可怜的是那些拥有金钱,却不懂得安排自己生活的人。忧苦的人在山间海涯追寻青鸟,却不知青鸟就在他的窗前,人是多么地昧与追索,而寡于欢乐啊!
快乐从来未曾躲着人,只是人们无心体味快乐。
此文创作于晚明心学盛行时期,展现了士人追求“当下顿悟”的生活哲学。全篇仅65字却包含三重意境:
起笔“鸟啼花落”暗合禅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自然观照;
中段连用“谴”“挈”“酤”“饮”“取”“读”六个动词,在忙促动作中反衬心灵的从容;
结句“不知其在尘埃间”化用《庄子》“逍遥乎无为之业”,将饮酒读诗的寻常琐事提升为存在主义的生命体验。
文中“快读一过以咽之”的独特表述,更创造性地将文学阅读与生理享受融为一体,堪称晚明性灵文学的典范笔墨。
以上为【集灵篇 · 五八】的赏析。
辑评
明·陆绍珩《醉古堂剑扫》:“眉公《集灵》诸篇,片语只字皆具冷焰,此则尤见其真率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陈眉公以瘿樽白酒梨花盏作天然图画,读之觉酒香透纸。”
现代·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明代小品中此种自遣之作,最见文人真性情,比之后来矫揉造作的性灵派更可喜。”
以上为【集灵篇 · 五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