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拨开积雪,穿过云雾,终于寻得清澈如乳的泉水;蜜蜂采蜜归来,仿佛又要让先生我沉醉其中。稻穗低垂,麦苗上扬,阴阳调和,风调雨顺;酿酒器具洁净,泉水清新,内外通透澄澈。清晨的阳光照在脸上,泛起红晕如同饮酒微醺;春风吹入骨髓,悄然消散,无声无息。人世间真正懂得“真一”之道的,唯有东坡老翁,就让我为这美酒取一个雅号——“青州从事”。
以上为【真一酒,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真一酒:苏轼自酿之酒名,取“抱一守真”之意,源自道家思想,象征纯净自然。
2. 乳泓:形容泉水洁白如乳,清澈深广。“泓”指水深而广。
3. 拨雪披云:描写取水之艰辛,穿越雪地与山间云雾。
4. 醉先生:指诗人自己,苏轼常以“先生”自称,此处戏言蜜蜂采蜜如酿酒,令人欲醉。
5. 稻垂麦仰:稻穗成熟下垂,麦苗向上生长,象征阴阳协调、五谷丰登。
6. 器洁泉新:酿酒器具洁净,水源新鲜,强调酿酒之纯净条件。
7. 表里清:内外皆清,既指酒质清澈,亦喻心性澄明。
8. 晓日著颜红有晕:清晨阳光映照脸庞,泛起红晕,状似饮酒后之面色,暗喻酒力温和入身。
9. 春风入髓散无声:春风深入骨髓,悄然化开,比喻酒性温润、通达全身而无刺激。
10. 青州从事:古代称好酒为“青州从事”,典出《世说新语·术解》,因青州有齐郡,“齐”与“脐”谐音,好酒可至脐下,故称“青州从事”。
以上为【真一酒,并引】的注释。
评析
本诗题为《真一酒,并引》,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借咏酒抒怀,寄托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哲理。“真一”既是道家术语,亦指其自酿之酒名,体现苏轼融合儒释道思想的精神境界。全诗以写景起兴,由取水、酿酒写到饮酒后的感受,层层递进,既描摹了酒的清醇与酿造之精良,又通过自然意象隐喻心境的澄明与通达。末联自许“东坡老”为世间唯一能体悟“真一”之人,语带诙谐而内蕴孤高,展现出诗人旷达中不失自守的人格风骨。
以上为【真一酒,并引】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严谨,意境清幽,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首联以“拨雪披云”开篇,极具画面感,将取水过程写得如探秘境,“乳泓”二字既状水质之洁,又添神秘美感。次联转入酿酒环境,“稻垂麦仰”不仅描绘丰收之象,更暗含天地阴阳和谐的哲学意味;“器洁泉新,表里清”则双关酒品与人品,展现苏轼对“清净本真”的追求。第三联妙用通感手法,将饮酒后的生理感受与自然景象交融:“晓日著颜”如醉容初染,“春风入髓”似酒气潜行,细腻传神。尾联陡转直上,以“人间真一东坡老”自许,豪迈中见孤傲,将个人精神升华至“真一”之境,赋予酒名以哲思深度。全诗融生活细节、自然之美与人生体悟于一体,堪称苏轼闲适诗中的精品。
以上为【真一酒,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此诗清丽中有道气,非徒咏酒,实寄其‘守真’之志。”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冯舒语:“‘稻垂麦仰’四字奇绝,天地生意,尽于此中。”
3. 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真一酒者,东坡自寓其湛然不动之心也。‘表里清’三字,可作一生写照。”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苏公于贬所作诗,多托物寓意,酒、茶、泉、石皆其心迹之所寄。”可为此诗之旁证。
5. 当代学者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曰:“此诗以酿酒写心性修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哲理层面,典型体现苏轼‘凡物皆有可观’的审美态度。”
以上为【真一酒,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