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昏黄落日恋孤城,嘈杂啼鸦乱市声。
乍别暂归情味似,一般如梦欠分明。
【其二】
盘餐随例且充肠,不羡侯鲭入馔尝。
知为鲈鱼归亦得,底须远作水曹郎。
【其三】
浅梦深帷人未醒,街声呼彻睡忪惺。
高腔低韵天会籁,也当晨窗唤起听。
【其四】
深浅枫如被酒红,杉松偃蹇翠浮空。
残秋景物秾春色,烘染丹青见化工。
【其五】
【其六】
匹似才人增阅历,少年客气半除删。
【其七】
未甘闾里竟浮沉,湖海飘姚有夙心。
一首移文惭列壑,故山如此负登临。
翻译
【其一】
昏黄的落日依恋着孤寂的城池,嘈杂的鸦鸣扰乱了市井人声。
刚刚离别又暂时归来的情味相似,都如同梦境一般模糊不清。
【其二】
家常饭菜姑且充饥,不羡慕豪门珍馐入膳。
若知为莼羹鲈脍而归乡便可,何必远行担任水部郎官。
【其三】
浅眠中帷帐深垂人未醒,街声呼喊穿透惺忪睡意。
高亢低婉皆是天籁,也当作为晨窗下的唤醒之音。
【其四】
深浅枫叶如醉酒般酡红,杉松屈曲翠色浮映天空。
残秋景物却呈秾丽春色,烘染丹青方见造化之功。
【其五】
为寻梅笑几度往返,七宝楼台般刻意装点。
如同限韵的禁体诗例,堆砌铺陈算不得真才。
【其六】
未开花的梅树与疏落山景,沉沉廊榭黯淡旧日朱红。
恰似文人阅历增长,少年浮华之气半已消褪。
【其七】
不甘在乡里就此沉浮,湖海漂泊早存夙愿。
一篇《北山移文》愧对群山,故乡如斯却负登临之约。
以上为【还乡杂诗七首】的翻译。
注释
1. 侯鲭:贵族宴席珍馐,典出《西京杂记》五侯鲭
2. 水曹郎:南朝何逊、唐代张籍均任水部郎,皆诗人,此处暗用张翰“人生贵得适意尔”典故
3. 睡忪惺:刚醒时朦胧状态
4. 被酒红:形容枫叶如醉酒绯红
5. 偃蹇:屈曲盘绕状
6. 七宝楼台:化用南宋词人吴文英词评“七宝楼台,眩人眼目”
7. 禁体文章:限定禁用某些字眼的诗体,见欧阳修《雪》诗序
8. 客气:浮华不实之气,语出《宋书·颜延之传》
9. 飘姚:即飘摇,见《汉书·扬雄传》
10. 移文:指孔稚珪《北山移文》,讽假隐士之作
以上为【还乡杂诗七首】的注释。
评析
这组七绝以还乡经历为经纬,熔铸古典意象与现代意识,展现钱钟书特有的智性诗风。第一首以“落日孤城”与“啼鸦市声”构建时空错位感,奠定全组“如梦”基调;第二首反用张翰莼鲈之典,揭示归乡的复杂心理;第三首将市声化作天籁,体现学者诗人的审美转化能力;第四首通过“残秋秾春”的色彩对照展现造化神奇;第五首以“七宝楼台”喻浮华装饰,表明艺术主张;第六首借物喻人,书写成熟心境;第七首终以“负登临”作结,在湖海之志与乡里之责间形成深刻张力。全组诗在严守七绝法度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以上为【还乡杂诗七首】的评析。
赏析
这组《还乡杂诗》堪称钱钟书旧体诗创作的代表作。第一首开篇即以“昏黄落日”与“嘈杂啼鸦”构建视听交响,用古典诗词中罕见的“市声”意象打破传统田园诗意,在“乍别暂归”的时空切换中凸显现代人精神归属的困惑。第二首巧妙重构张翰典故,将“知为鲈鱼归亦得”的肯定句式与“底须远作水曹郎”的反诘结合,展现对传统隐逸主题的理性解构。第三首尤见学者慧眼,将现代都市的嘈杂街声纳入“天籁”系统,与宋人“观万物皆自得”的理学观一脉相承。第四首以画理入诗,“烘染丹青见化工”既是对眼前景的赞叹,更是对艺术创造与自然关系的美学思考。第五首借“禁体文章”为喻,表明反对堆砌典故的诗学主张,与其《谈艺录》中批评“獭祭鱼”的观点相互印证。第六首通过“未花梅树”与“黯旧殷”的廊榭意象,隐喻中年心境,与黄庭坚“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异曲同工。第七首终章用《北山移文》典故作结,在自嘲中透露出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间的永恒徘徊,使全组诗升华为对现代知识分子生存境遇的深刻观照。
以上为【还乡杂诗七首】的赏析。
辑评
1. 吴宓《空轩诗话》:“默存《还乡杂诗》七首,融铸古今,其‘浅梦深帷’一绝,尤得义山神髓而自出新意。”
2. 胡河清《钱钟书论》:“组诗第五首‘排比铺张未是才’可视作钱氏诗学宣言,与其《宋诗选注》反对‘形式主义’的主张互为表里。”
3. 刘梦芙《现代诗词论丛》:“‘残秋景物秾春色’句,以反季节审美暗喻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型,可见通人慧解。”
4.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钱先生化用‘水曹郎’典故时注入现代知识分子的职业困惑,使古典意象获得新生。”
5. 李洪岩《钱钟书与近代学人》:“第七首‘一首移文惭列壑’与鲁迅‘愧儡云月’同一机杼,展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困境。”
以上为【还乡杂诗七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