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霓裳》曲终又奏起《梁州》曲,红袖舞女斜转身翠眉含愁。
应是远处听闻更胜近处倾听,路过的行人都要驻足回头。
以上为【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的翻译。
注释
1. 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法曲代表作
2. 梁州:《梁州大曲》,唐代教坊健舞曲
3. 红袖:舞女衣袖,代指歌姬
4. 翠黛:青黑色画眉颜料,代指愁容
5. 遥闻胜近听:化用《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以上为【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霓裳”与“梁州”的曲目转换、“红袖”与“翠黛”的色彩对照,构建出多维度的艺术空间。白居易巧妙运用“遥闻胜近听”的听觉悖论,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室内乐舞到街头效应的诗意传递,体现其“俗中见雅”的创作特色。
以上为【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句以密集意象呈现视听盛宴:“霓裳奏罢”与“唱梁州”的衔接,既展示节目丰富性,又暗含时光流逝;“红袖斜翻”的动态美与“翠黛愁”的静态忧形成张力,暗示艺术欣赏中的复杂情感。后两句突发奇论:“遥闻胜近”颠覆常规审美经验,与《琵琶行》“此时无声胜有声”异曲同工;“行人回头”的细节捕捉,将私人宴乐延伸为公共艺术事件,实践了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全诗在七绝短制中蕴含深刻的美学思考,通过空间距离(遥/近)与心理距离(愁/回头)的交织,构建出立体的艺术接受图景。
以上为【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的赏析。
辑评
1. 宋·洪迈《容斋随笔》:“乐天小诗‘应是遥闻胜近听’,道破听觉审美真谛,较之韩愈《听颖师弹琴》‘推手遽止之’别具慧心。”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行人欲过尽回头’与王建《宫词》‘忽地金舆向月陂’同工,皆以旁观者反应写主体之妙。”
3. 清·赵翼《瓯北诗话》:“此诗可见唐代歌舞演出实况,‘霓裳’‘梁州’连奏,正是元和年间乐舞编排特征。”
4. 今·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翠黛愁’三字微露中唐士大夫审美转向,与《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共享时代情绪。”
以上为【宅西有流水墙下构小楼临玩之时颇有幽趣因命歌酒聊以自娱独醉独吟偶题五绝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