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得到时机便推行正道而又能善始善终,毅然急流勇退如您这样的人物世间少有。
抛弃虚浮的名位如同丢弃破旧的鞋子,保全高尚的节操如同寒冬中的青松。
您的文章可传千古,如同谋略与诰命般庄重深远;功业历经三朝,铭刻在鼎钟之上永世流传。
听说您新建成的厅堂常设宴集会,昔日的宾客定然会被您宽厚接纳。
以上为【寄汝阴少师】的翻译。
注释
1. 汝阴少师:指北宋重臣吕公著(字晦叔),曾封申国公,晚年居颍州(古称汝阴),卒谥正献。“少师”为古代三公之一,尊称退休高官。
2. 得时行道:指在适当时机出仕,推行治国之道。
3. 善知终:懂得在适当时候结束仕途,全身而退。
4. 猛退:果断辞官归隐。
5. 敝屣:破旧的鞋子,比喻轻贱之物。《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
6. 高节:高尚的节操。
7. 寒松:寒冬不凋的松树,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
8. 谟诰:古代君臣谋议国事的文书,泛指重要政论文章。
9. 勋业三朝:指吕公著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后亦辅哲宗,实为四朝元老,此处言“三朝”或为修辞概称。
10. 新堂频燕会:指吕公著在颍州所建“遗老斋”或类似居所,常与旧友聚会。“燕会”即宴饮聚会。
以上为【寄汝阴少师】的注释。
评析
这首《寄汝阴少师》是苏轼写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汝阴少师)的赠诗,表达了对对方人格、功业与退隐态度的高度敬仰。诗中融合了对其政治作为、文学成就、道德节操和晚年生活状态的全面赞颂。诗人通过“得时行道”“猛退如公”等句,突出其既能积极用世又能知止善退的智慧,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人格。全诗语言庄重典雅,用典贴切,情感真挚,是典型的宋代赠答颂德之作,展现了苏轼对士大夫精神境界的推崇。
以上为【寄汝阴少师】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以“得时行道”与“猛退”并举,凸显人物既能积极入世又能清醒退隐的双重智慧,立意高远。颔联以“敝屣”喻浮名,以“寒松”比节操,形象鲜明,对比强烈,传达出对功名淡泊、操守坚定的赞美。颈联转入对其文治武功的颂扬,“千古”与“三朝”时空交织,气势恢宏,体现历史评价的高度。尾联笔锋一转,描写其退隐后的闲适生活,透露出亲切人情味,使全诗刚柔相济,既有庙堂之重,又具林下之趣。苏轼在此不仅表达敬意,更寄托了自己对理想士大夫人生的向往。
以上为【寄汝阴少师】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评:“此诗称述吕正献公进退有义,节概凛然,而语极庄重,非徒颂德,实寓景仰。”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七评:“格律严整,气骨苍劲,颂而不谀,得赠人之体。”
3. 清·冯应榴《苏轼诗集合注》引查慎行语:“‘掷弃浮名同敝屣’一句,最有力量,见得出处大节。”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评:“前四语写高致,后四语写实绩与晚境,章法井然,语语从衷心流出。”
以上为【寄汝阴少师】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