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客居他乡,为何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青色的灯焰在黑暗中忽暗又忽明。
春天的云层笼罩着这多水之乡,夜间的风雨在山城中呼啸作响。
我怀抱着以身许国的微末之力,却像想耕田一样,一事无成。
在朦胧胧胧的五更天里进入梦乡,片刻之间,竟然踏上了京城的土地。
以上为【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的翻译。
注释
展转:同“辗转”,形容心绪烦乱或身体翻来覆去的样子。
青灯:光线青荧的油灯,常与孤寂的夜读或客居生活相联系。
泽国:多水之地,指诗人当时所处的江南水乡。
啸:呼啸,形容风雨声的凄厉与猛烈。
许国:献身国家。
寸铁:短小的兵器,此处比喻自己微小的才能或力量。
耕田无一成:化用《史记·高祖本纪》“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的典故,此处反用其意,感叹自己无论是仕途还是归隐,皆一事无成。
俄顷:顷刻,一会儿。
王京:指北宋都城汴京。
以上为【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的注释。
评析
本诗是张耒晚年闲居时所作,深刻表达了其身处江湖之远而心系魏阙的复杂心境。首联以“客睡”不宁与“青灯”明暗起兴,直接勾勒出诗人孤寂烦躁的深夜场景。颔联笔势荡开,以“春云藏泽国,夜雨啸山城”的阔大而压抑的意象,将内心的波澜外化为自然环境,烘托出时局阴霾与个人处境之艰难。颈联是全诗情感的凝聚点,“许国有寸铁”与“耕田无一成”形成尖锐对比,直言其空有报国之志却无路请缨、人生事业尽归于无成的巨大悲慨。尾联点题,唯有在梦中,才能“俄顷”间重返京师,这短暂的精神慰藉,反而更加凸显了现实的沉重与无奈。
以上为【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的评析。
赏析
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沉的情感与精妙的艺术构造。
虚实相生,对比强烈:诗歌前六句极力铺陈现实的沉闷、压抑与失意(实),后两句则写梦中踏足京师的短暂幻境(虚)。现实的“无一成”与梦境的“踏王京”形成强烈反差。这梦境并非喜悦,而是充满了辛酸,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诗人内心最深的渴望与最痛的失落,虚写的快乐更增实写的悲哀。
内外交融,意境深远:诗人将内心情感与外部景物高度融合。首联的“青灯暗又明”既是实景,也是其心绪不宁、希望与失望交织的象征。颔联的“藏”与“啸”,既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夜的天气特征,也隐喻了时局的阴郁不明与个人所承受的时代风雨,意境苍凉而深沉。
语言凝练,情感沉郁:全诗语言质朴而凝练,尤其是颈联“许国有寸铁,耕田无一成”,对仗工整,内涵丰厚。它以最直接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传统士大夫最深刻的悲剧:忠君报国的理想与穷困潦倒的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沉郁顿挫的笔力,使得诗歌的情感冲击力极为强烈。
以上为【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的赏析。
辑评
(清)吕留良、吴之振等《宋诗钞·宛丘诗钞》:“耒诗效长庆(白居易),而精警不及东坡(苏轼),沉郁亦逊山谷(黄庭坚)。然如《京师》句‘许国有寸铁,耕田无一成’,语至沉痛,殆其心声。”点评:此评在比较中定位张耒诗风,虽认为其整体成就不及苏、黄,但特别指出此诗颈联达到了“语至沉痛”的艺术高度,并认为这是诗人真实心声的流露。
(现代)钱锺书《宋诗选注》评张耒:“他的诗最富于关怀人民的内容……风格也最不做作妆饰,写得平易舒坦……像‘许国有寸铁,耕田无一成’……都是朴质沉挚的感人句子。”点评:钱锺书先生从内容和风格上总体评价张耒的诗,并特意拈出此联,称赞其“朴质沉挚”,具有感人的力量,肯定了其情感的真实与艺术的成就。
以上为【正月二十日梦在京师】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