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宝髻梳成宫样最是相宜,
莲花般娇嫩的脸庞,身体泛着红香。
眉黛不需张敞来描画,
天生双眉修长入鬓。
莫要倚仗倾国美貌,
该嫁给一位有情郎。
彼此正当青春年少,
切莫辜负美好时光。
以上为【好时光】的翻译。
注释
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
倾国:极言妇女之美貌。
宝髻:唐代宫廷发型,段成式《髻鬟品》载“玄宗尝令宫人梳百花髻”。
体红香:指肌肤透红自带香气,《开元天宝遗事》载“贵妃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
张敞画:《汉书·张敞传》载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后世喻夫妻恩爱。
倾国貌:李延年《李夫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化用。
以上为【好时光】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词取篇末三字为名。词中着意描写一位倾国丽人,莲脸修眉,年轻貌美。希望她能及时“嫁取个”多情郎君,莫辜负“好时光”。这首小令,抒情委婉,描写细腻,对后世词风有一定影响。
人物塑造:从发髻、脸庞、体香到眉黛,层层推进的肖像描写开创唐宋词女性刻画先河。
双重视角:上阕男性审美观照与下阕女性人生规劝形成对话结构。
用典创新:反用“张敞画眉”典故,强调天生丽质,体现帝王审美自信。
时空意识:“当年少”与“好时光”构成青春易逝的紧迫感,暗含盛唐及时行乐思潮。
以上为【好时光】的评析。
赏析
此词在四十余字间展现多重艺术突破:上阕“宝髻-莲脸-体香”的感官序列,将宫体诗传统转化为词体新境,其中“偏宜”二字既写发式合宜,更暗含帝王审美判断。下阕突然转为谆谆劝诫,“莫倚”与“嫁取”形成否定与肯定的价值导向,在宫怨题材外开辟婚姻劝谕新路。结尾“好时光”三字尤具时代特征:既是开元盛世的社会心理折射,又暗合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哲学,更预示后来《花间集》的及时行乐主题。全词在齐言诗中嵌入“嫁取个”等口语化三字句,已显词体长短句的声律优势,可视为早期词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上为【好时光】的赏析。
辑评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玄宗皇帝《好时光》辞,虽带淫艳,终有富贵气象,非后主《菩萨蛮》可及。”
明代杨慎《词品》:“帝王填词始祖,‘天教入鬓长’五字,犹存帝王身份。”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然《好时光》已见端倪,‘莫负好时光’正是《浣溪沙》‘不如怜取眼前人’之本。”
学者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此调见《尊前集》,虽真伪难定,然‘宝髻偏宜宫样’确是开元宫廷妆饰实录。”
词学家叶嘉莹:“上阕写美色而不堕恶趣,下阕说情理而自然天真,在宫体与民歌间找到平衡点。”
这首词作为帝王词作的开山之作,既延续了齐梁宫体诗的描写传统,又注入盛唐特有的蓬勃朝气。其在肖像描写上的精微、口语化表达的尝试,以及对青春价值的肯定,都对后世词体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真伪问题尚有争议,但作为展现盛唐审美风尚与词体早期形态的重要文本,在词史上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
以上为【好时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