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霙。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


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


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着花草。

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


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


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


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


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杨许开真箓,夫君密契传。

九星连紫盖,双景合丹田。

玉简龟台职,金坛洞府仙。

朕闻上古其风朴略,虽因心之孝已萌,而资敬之礼犹简,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圣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于是以顺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扬名之义彰矣。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瑞露垂花绶,寒冰澈宝输。


对兹台上月,聊以庆佳辰。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昔闻有耆叟,河上独遗荣。


迹与尘嚣隔,心将道德并。


讵以天地累,宁为宠辱惊。

北风吹同云,同云飞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端拱临中枢,缅怀共予理。


不有台阁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内,拜手明庭里。

眷言思共理,鉴梦想维良。

猗欤此推择,声绩著周行。

贤能既俟进,黎献实伫康。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


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

赤帝收三杰,黄轩举二臣。


由来丞相重,分掌国之钧。


我有握中璧,双飞席上珍。

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


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


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


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湲。


绩为蠲邪著,功因养正宣。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清跸度河阳,凝笳上太行。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