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短暂的回首如何能够如愿,迟暮的时光暂且莫要心惊。
黄莺能歌唱《子夜》曲,蝴蝶懂得在宫城起舞。
柳叶惊讶双眉画得太浅,桃花猜疑脂粉施得太轻。
年华自有其情状呈现,我岂会畏惧此生际遇。
以上为【俳谐】的翻译。
注释
1. 俳谐:诙谐文体,《北史·李文博传》“好为俳谐杂说”
2. 短顾:短暂回望,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
3. 子夜:晋曲名,《宋书·乐志》“《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
4. 宫城:指皇宫,《旧唐书·地理志》“宫城在皇城北”
5. 眉双浅:指柳叶如眉,《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6. 粉太轻:桃花如傅粉,《开元天宝遗事》“明皇禁苑中,千叶桃盛开,帝曰:‘此花犹能助娇’”
以上为【俳谐】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俳谐为表相,通过“莺歌子夜”“蝶舞宫城”的欢快意象与“柳讶眉浅”“桃猜粉轻”的拟人手法,构建出李商隐特有的隐晦诗境。诗人巧妙将“短顾迟光”的生命焦虑转化为“岂怯平生”的自我肯定,在看似轻快的节奏中暗藏对命运沉浮的深沉思考。
以上为【俳谐】的评析。
赏析
此诗首联以时空对仗破题:“短顾何由遂”既写人生回望的徒劳,又暗含《庄子·秋水》“夏虫不可语冰”的认知局限;“迟光且莫惊”的自我宽慰,与杜甫“落日心犹壮”异曲同工。中二联以自然景物托物言志:黄莺蝴蝶的歌舞暗喻官场逢迎,柳叶桃花的猜疑折射世情揣测,这种“怨而不怒”的笔法,实践了《诗经》“主文而谲谏”的讽喻传统。尾联突转豪迈:“年华有情状”将抽象时间具象为可感形态,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共享历史洞察;“吾岂怯平生”的铮铮宣言,既是对牛李党争中屡遭排挤的回应,又与其《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形成精神呼应,在俳谐外壳下包裹着孤傲内核。
以上为【俳谐】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义山《俳谐》‘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置诸温飞卿集中尤称纤秾,然‘年华有情状’终见其骨相。”
2.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结联振起,与《杜工部蜀中离席》‘人生何处不离群’同一机杼,盖大中二年桂幕罢归后作。”
3. 清·纪昀《玉溪生诗说》:“通首皆寓言体,‘莺能’‘蝶解’二语,似嘲似慰,深得屈宋遗意。”
4. 今·刘学锴《李商隐诗歌集解》:“诗中‘短顾’‘迟光’与尾联自勉之辞,反映其晚年对人生历程的深刻反思,较之《锦瑟》更显达观。”
以上为【俳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