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王之道,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道人如青松,孤高不成丛。


爱此黄金花,萧然有淳风。


新诗皎秋月,警我野性慵。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


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不学桃与李,芬芳竞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悴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胶庠。


六年得一第,自谓贵且昌。


衽席不知戒,飞黄中道僵。

颠风送飞雨,日日吼东北。


檐声决江河,倾泻不成滴。


朝来喜新霁,晨光透云隙。

春寒不肯去,谷雨犹裌衣。


溪流滟池塘,远看绿生漪。


识君恨不早,语离我心悲。

三公与刺史,秩等二千石。


人生不知足,奔驰竟朝夕。


谁能话名理,尊酒时促席。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

叨尘四十年,静计所得禄。


十分才二三,清饿似饥鹄。


中昨守义阳,一时苦穷促。

致身华贯属华年,顾我驽疴久不前。


醉被长官轻骂郑,懒从学子竞嘲边。


功名有日还三杰,诗酒何人继八仙。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


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


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

散漫来天际,高吟正倚门。


远山云母合,芳树柳花繁。


匝地银无价,冰湖鉴有痕。

白雪嫌春晚,纵横布玉霙。


柳花随处发,瑶砌逐门成。


旌别寒松茂,摧残冻芋萌。

谁谓过残腊,馀寒遂有涯。


雪来风益横,冰着雨还加。


万里隋堤絮,千山庾岭葩。

正色憎桃李,凌霜见嫩黄。


有同高士操,常占晚秋芳。


袅袅金风软,漙漙玉露光。

欲下闲庭不蹋泥,但惊飞絮与阶齐。

一枝误失禽栖稳,三窟遥应兔迹迷。

填塞涧溪还地厚,壅培山阜觉天低。

江山南北限,风月古今情。


举酒杯还覆,逢人盖暂倾。


目穷飞鸟落,心逐断云横。

晚日千峰色,秋风万里情。


望云双目眩,渴雨寸心倾。


有客诗方就,何人笛正横。

圣治中兴日,宗藩第一流。


九重资共理,三载赖分忧。


昨日交符虎,当时竞带牛。

韩生画马有家法,胸中骅骝不可计。


酒酣试作姜子牙,恍若当年钓清渭。

宝盖山前蔡道人,十年学佛颇安贫。


似闻亲见天衣老,为改今名作惠新。

西走漫偿行脚债,南游聊勘坐禅翁。


不知色力能强健,又复观潮过浙东。

峰头示众合如何,一棒由来已自多。


空去空回还信否,至今疑杀那人诃。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


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十里清风水拍天,老僧斋罢抱头眠。


丹楹画栋看摧压,好为僧伽作胜缘。

满城花草斗欣荣,嫩绿夭红照眼明。


会有禅房通野色,解鞍聊复憩予行。

凭陵风雨上崔嵬,一见亲公病眼开。


似是前生师弟子,两年今日入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