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王之道,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飘零双鬓已星星,万里江湖寄此身。


山拥青螺初洗雨,水浮苍壁似围春。


别来兴废同千古,此去荣枯会一新。

坐中强半是同年,赖有斯人席更圆。


跨马未须贪远道,举觞聊复望青天。


枯荷折苇三墩路,明月清风百丈船。

绿槐阴外听蝉吟,节过分龙夏已深。


千里亢阳忧岁旱,一时甘雨快人心。


养禾不害连朝曀,沃暑应容数日霖。

苍颜华发老书生,来赴公堂宴食苹。


曾预宣和闻喜集,重观乾道计偕行。


绣衣劝驾追前哲,熊轼宾贤继列城。

暇日搜奇胜,羸骖适莽苍。


幽花撩醉眼,早麦慰饥肠。


佛屋几间在,村墟三里长。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泽长。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何必袁州去,尘尘小释迦。


一筇非外物,四海即吾家。


晓色霜还重,秋容菊正华。

西去方祈谷,东来适佩萸。


凄风梧脱叶,积雨稻生蚨。


诗骨寒岩木,禅心古庙炉。

松篁团野色,葭薍接江氛。


芳菊开新雨,晴天扫片云。


村醪过寺共,风袂转山分。

小雨沾秋旱,清曦霁晓氛。


山留归壑水,风送过江云。


碧瓦觚棱出,黄茅兔径分。

书堂形胜好,山转与江抛。


泉古应黄蘖,亭新换白茅。


雨馀苍藓合,春晚绿阴交。

松盖雨还偃,云扉风自关。


纵横两溪水,高下万重山。


入室三弹指,临渊一点颜。

市井三墩北,招提百丈东。


晴云披叆叇,寒日弄曈昽。


滴沥林梢雨,凄凉盖影风。

小沼鸣蛙吹,虚堂堕燕泥。


对花容命酒,书事喜分题。


僧舍乔林北,田家古道西。

晓出东郊路,春霖数尺泥。


湖山供胜赏,花草觅新题。


坐听鸣鸿北,归看落日西。

远岫升初日,长林霭曙烟。


峰回遥见塔,溪转静鸣泉。


竹箨新披锦,茅花欲擘绵。

十里招提路,崎岖祝圣归。


青黄原上麦,红白草间薇。


正看云容合,俄惊雨脚飞。

飞观临无地,江天在目中。


晚霞工射日,秋水欲浮空。


蓼岸深迷绿,枫林远映红。

城见三千岁,人终八十春。


从夫安乐近,拜佛率陀新。


婉娈书彤管,凄凉叹棘薪。

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


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


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

尚记宣和末,贤科擢阿戎。


义方传辇下,士誉走江东。


贺厦心虽切,披云意自忡。

一门今七世,谁复似君家。


盛事追公艺,高风映伯华。


板舆方就养,玉树遽兴嗟。

薄俗久不竞,丘园多逸民。


闻君轻去世,令我重沾巾。


一梦苕溪晓,千年石堵春。

去矣君何速,闻之我重悲。


席尘埋古鼎,书蠹入新诗。


鸿雁嗟安仰,枌揄痛莫追。

不见陈夫子,依稀四载馀。


云亡前日信,报葬几时书。


玉轴千篇在,牙签万卷储。

多能倾相府,高义著房州。


脱略通侯贵,追随逐客游。


敢论当世比,曾向古人求。

命矣穷张籍,归哉病长卿。


焦湖家自远,畏日我同行。


想像分携处,依稀謦欬声。

东晋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高风敦薄俗,妙论见遗书。


水石伤新窆,松篁惨旧庐。

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


交承分彼此,邂逅及行藏。


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

舟解风还顺,江神亦世情。


滞留三月过,攀送一帆轻。


行止关吾道,穷通任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