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

宋深洲饶阳人,字明远。后汉乾祐间进士。仕后周为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屡知贡举,进《开宝通义》。太宗时历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八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奉敕编修《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融融和气满亭台,寂绝无人访我来。
忽喜贰卿篇咏至,如闻三岛信音回。
偷闲旋要偿诗债,减俸惟将买树栽。
玉堂四字重千金,宸翰亲挥赐禁林。
地望转从今日贵,君恩无似此时深。
宴回上苑花初发,麻就中宵月未沈。
臣昉等言:臣先奉敕撰集太平广记五百卷者,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
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
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
夜来微雨晓来风,春色都归怅望中。
杨柳带烟颦细绿,牡丹和露泣残红。
娇莺绕树声初老,野草连门路近通。
暮春三月思依依,又到年年惜别时。
暖逼流莺藏密树,香迷舞蝶恋空枝。
海棠残艳红铺地,蜀柳长条翠拂池。
满朝清望更谁如,才略文章尽有馀。
避宠怕闻调鼎鼐,爱闲专喜掌图书。
歌诗唱和心偏乐,势利奔趋迹自疏。
楮冠仍用竹为簪,随分林亭自称心。
病里亦难全断酒,老来无柰更耽吟。
闲行策杖青苔径,静坐移床绿树阴。
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
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
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着衣冠。
绕东丛了绕西丛,为爱丛丛紫闲红。
怨望乍疑啼晓雾,妖饶浑欲殢春风。
香苞半绽丹砂吐,细朵齐开烈焰烘。
朝退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
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夸。
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
何事情怀郁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
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
烟光澹澹思悠悠,朝退还家懒出游。
静坐最怜红日永,新晴更助小园幽。
砌苔点点青钱小,窗竹森森绿玉稠。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烂熳海红花,花中信殊异。
万朵压栏干,一堆红锦被。
颜色烧人眼,馨香扑人鼻。
满槛妖饶甚,皆因暖律催。
好凭莺说意,不假蝶为媒。
带露羞容敛,随风笑脸回。
南望乡闾隔楚云,归心迢递更纷纭。
何因得共飞帆上,细看长江濯锦文。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
布裘藜杖鹿胎冠,散率身如不在官。
昼枕静攲无远梦,秋窗闲坐有微寒。
巨石来从十八盘,离宫复道满千山。
不因封禅穷民力,汉祖何缘便入关。
初携书剑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
昔日声名喧洛下,近来诗价满江南。
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
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
孤臣林壑杀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
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
胎化仙禽性本殊,何人携尔到京都。
因加美号为仙客,称向闲庭伴野夫。
警露秋声云外影,翘沙晴影月中孤。
岘山亭畔红妆女,小笔香笺善赋诗。
颜貌共推倾国色,篇章皆是断肠辞。
便牵魂梦从今日,得见婵娟在几时。
词笔淩云正后生,安贫守道住神京。
昔年南国无虚誉,今日终朝有令名。
杨柳岸边挥袂去,木兰舟里载书行。
茂陵词客马相如,贮蓄胸中万卷馀。
闲坐小斋惟看画,旋分清俸只抄书。
槛花灼灼韶光盛,庭竹森森翠影疏。
圣主怜才古所稀,转知吾道有光辉。
特宣秘府群仙会,教看遥空六出飞。
痛饮不容停盏斝,冥搜各要斗珠玑。
小亭愁坐对残阳,梧叶翻阶片片黄。
老去只添新怅望,病馀无复旧欢狂。
四时奔速都如电,两鬓凋疏总作霜。
逢丘深静养疏慵,角枕斜攲数过鸿。
万事不关思想内,一心长在咏歌中。
昂藏鹤貌无凡态,冷淡琴声有古风。
孝义冠乡闾,门多长者车。
岁收千顷稻,家贮一楼书。
待客开新酒,留僧煮嫩蔬。
子晋栖霞境,高高出世埃。
直疑天上去,归认下云来。
银汉星辰近,金庭洞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