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甲辰之冬十月望,行客此时应到家。
想得双亲淹泪眼,问儿何事在天涯。
年馀始报平安信,万绪千端下笔难。
但得双亲长健在,不须流泪倚栏杆。
千里奔驰志未灰,小舟又唱楚歌回。
举头遥见□和塔,无数青山隔岸来。
荷锄欲访祥云谷,云出天涯昼寂寥。
拟念过从知姓字,秋声何处有色蕉。
分得禅房半榻眠,谭空因悟静中天。
隔窗一夜江头雨,忽忆春山好种田。
一棹沧浪烟雾深,古松阴底自沉吟。
家山只在青山下,重叠暮云何处寻。
三径秋香不可无,伊谁描得影模糊。
只愁醉倒陶彭泽,故着当年僧褐夫。
结茅深住白云窝,人迹何如鸟迹多。
村坞月明闻犬吠,定知山虎夜深过。
菊自离披蝶自愁,道人无事懒悲秋。
多情昨夜三更雨,洗出青山著屋头。
睡起娇红映绿纱,春风篱落一枝斜。
山禽自是头元白,莫向花间怨岁华。
老菊丛根寄小盆,也知春至长儿孙。
扶持已费栽培力,长育全资雨露恩。
菊苗移向小园中,好雨初晴土脉通。
不是陶潜耽野趣,欲留晚节待秋风。
是处青山好结庐,杜陵每爱野人居。
白云不作苍生雨,长向林中伴读书。
塞北平如砥,沙场五月寒。
骅骝不受驭,焉用置奚官。
八骏去已久,骅骝未易逢。
君看七十匹,若个是真龙。
自携琴剑别幽居,魂梦无时绕故庐。
访远已知亲谊重,趋朝还念菲才疏。
百年霜露遗先垄,万卷牙签积旧书。
忆昔家居溪上村,青山为郭石为门。
姻亲赖有朱陈旧,问学谁知道义尊。
君守园林承祖泽,我糜廪禄荷天恩。
谪仙去我日已远,谁复结楼栖碧山。
韶华一逐流水去,碧桃几见春风还。
龙鱼每怀鼻祖重,骐骥肯放闻孙闲。
野人未上临清楼,作图题诗神预游。
题诗不尽登临兴,作图漫写凭栏秋。
水南鬟黛入帘小,松萝空翠当窗流。
屯溪渡头春水生,孙王山下沧波平。
断云过雨有底意,落日青山无限情。
送别已知难作别,舟程那敢缓王程。
文昌自是文章伯,令我题君画鹤诗。
翘首岂无霄汉志,潜身犹待羽毛期。
李生昔记重逢日,杜老今当惜别时。
十年江上忆茅庐,故托毫缣写旧居。
济世可堪终稼穑,莅民无计御樵渔。
久知心远怀桑梓,已喜身闲弃簿书。
山下半篙春水,溪头几树疏烟。
为问故人闲处,听松应是高眠。
龙未兴云虎未风,一包元气聚英雄。
等闲蹴向陈桥驿,百二山河举步中。
叠巘青螺拥,闲云白练舒。
林椽数间屋,仿佛似吾庐。
投迹穷山休便休,闲身犹抱古今愁。
百年自分田园乐,万里谁思社稷忧。
郭令岂无陶令志,董生宁有贾生筹。
联翩三骑出城东,此日追游清赏同。
但向梅花玩初月,肯随柳絮逐春风。
稻收平野郊原旷,雁叫清霜宇宙空。
谁剪吴江半幅天,沧洲诗思便悠然。
长江万里云垂地,锡杖一条僧上船。
怪石定从山上落,乔松势与海相连。
小阁独坐日无事,几回飞梦到天台。
一时风雨眼前过,万里山河笔底开。
林下有人闲白昼,世间无地不黄埃。
五月炎天金石流,故人何事买行舟。
兴亡莫问乌衣巷,啸咏应过白鹭洲。
几载焚膏传世学,一朝束带应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