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太平桥过上江船,去腊曾游今俨然。


肯信毫端传隔世,大都风景自年年。

一心内外绝纤尘,更欲从人问主宾。


千里寄声无别语,秋风江上浪如银。

山田惯买与僧耕,又请华巾布发轻。


庞氏儿郎皆顺敕,一庭清梵振家声。

华林初请法轮旋,觉海论因在梵天。


谁信金仙曾有愿,双双重上讲堂前。

撑持门户怜今日,此道谁当逊昔贤。


冉冉流光吾已老,归山迟尔再三年。

谁云在俗难修道,何肉周妻总旧因。


且看目前生计足,黄金重种法庭春。

寸丝不挂袈裟旧,放过玄机此再来。


五十还教更五十,莲花岁岁腊前开。

灵山一别刹尘深,错认缘生直至今。


借得秋光似明镜,年年长照使君心。

陆家片石足千年,举向丹山尚俨然。


坐卧庾关看霹雳,虚堂惊起笑从前。

摩尼五色随方现,何事心光独映红。


应与灵云同见处,头头触著在其中。

一滴曹源向北湍,顺流容易逆流难。


神龙破浪无寻处,留得威狞纸上寒。

干戈初定复何事,大帅惟先民瘼求。


宝水一从沾瑞露,年年此日仰高秋。

护生福国得长寿,西竺金仙曾有言。


欲进南山惭野服,敢持半偈祝军门。

慧性当从宿植来,一期生事眼中埃。


青山未必皆投老,趁取昙花及早开。

一泓水树横秋色,半枕松风归鹤声。


个里未能忘宿习,因人幻出百千情。

周天甲子从头起,人事今年异昔年。


白发不须愁渐夥,青莲多著老金仙。

共日生来不共年,多时相见未生前。


今欲期君再七十,渡吾渡汝海潮边。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


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五十年前事若何,于今特地且誵讹。


便休欲更教谁识,倚笑春风不较多。

儒门澹薄难收拾,还归释氏达人论。


爱君入路超闻见,大道无门却有门。

千秋肝胆凭谁见,想见丰裁三十年。


面目何殊真与幻,十分珍重故人边。

年迈遭逢法运衰,暂时岐路亦凄其。


分淇渡口西风急,记取归帆雪浪吹。

春水薰风向七贤,到时日永绿畴添。


山中赖有天人范,火种刀耕绍别传。

才出山门已望来,两人心事共徘徊。


吾侪不是伤离别,万古真风待汝回。

三十年来想像中,亲临何必问渠侬。


天然岩上无岐路,侧耳珠江听远风。

谁说身穷道不穷,栖贤风味见雷峰。


怪来一队书騃子,魂梦犹悬峡涧中。

海外日长生计拙,山中屋少住僧多。


筑得东篱倒西壁,算来真不奈缘何。

七十年来老道翁,此心如欲寄山中。


流泉镇日能消热,眼底潺潺未易同。

折花相赠为多情,千里持来意不轻。


谁知更有多情者,抛却花枝两泪倾。

珍重峰头谒老翁,当年谁共听朝钟。


死生如对秋山雨,悲喜何曾入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