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莫作等闲想,人身亦最难。


灵台犹未雪,前路尚漫漫。

笑抱闲情自一峰,东亭何处见春容。


相期深谷惟明月,不畏寒岩共老松。


带瞑坐醒初夜梦,倚空愁破五更钟。

闲名久谢掩青山,独足峰头指顾间。


正讶马蹄喧石磴,忽闻鸟语响柴关。


故人茂叔能重到,生客敬夫也共攀。

有客寻僧过峡桥,西风微雨马蹄骄。


一丘已谢闲名久,三径忽传佳气飘。


青草何嫌临玉节,绿杨偏欲系金镳。

历尽风烟好住山,满林丛棘不须关。


白开高顶松花瘦,红脱孤崖枫叶闲。


倚树微吟寒始觉,绕空长啸老成顽。

南华读罢恣高眠,山院闲来亦学禅。


会当携策干时去,世上人疑葛稚川。

曾托溪云留半间,十年椎拂未尝闲。


已随梁燕辞秋社,又逐霜鸿入楚山。


浅草尚多戎马迹,高原休笑鹿麋顽。

秋深落叶埋芳径,避乱人多向远山。


送客未尝过谷口,蹇驴时见到云间。


户外西风欺病骨,篱边新月照颓颜。

瑟瑟西风梧叶疏,讼庭鹤唳夜灯初。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


敛目欲寻相见处,闲心几失朗吟馀。

一笠风烟望故山,石梁流水尚潺潺。


投林输尔鞭先著,待月愁予身未闲。


远接湖光高筑室,近穿松径自为关。

就隐丹峰几腊残,昨随人去四旬还。


夕寒鹤自归松顶,月落云仍到竹关。


万里客乡知岁尽,一天风雨待春闲。

阅遍兴亡一布袍,早传名字到蓬蒿。


心同野鹤青冥近,身傍云庵白社劳。


卖药韩康疑市隐,栽松道者爱年高。

管弦邀月醉,醉后月还山。


何似千峰顶,年年共月闲。


微云元不碍,澄江影自澜。

昔有文与可,闲居维独笑。


笑笑终无言,写竹发其妙。


当时少人知,只有东坡好。

古称鸱夷子,三徙有荣名。


仕越谏伐吴,会稽几危倾。


反国共忧辱,二岁乃行成。

高阁凌霄尚壮哉,何人风雨渡江来。


影沈湖水秋烟冷,韵遏匡云碧嶂开。


多艺如君应薄命,闲情似我亦怜才。

闲心山事夥,堪见不堪云。


鹤照池中影,人行岭上云。


林交容马过,池阔到村分。

但见寒暄易,不知何所为。


海潮两度至,涧瀑四时垂。


独立看云变,闲行任路岐。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


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闲。

无求不敢向人清,繁响徒萦十里行。


曾学金人长杜口,忽逢玉露自成声。


高栖未必全关节,弃秽难辞是近名。

老人不是贪乡果,为就云峰过远村。


只个荔枝休道著,欲同冰雪倩谁吞。


小舠荡桨重阴淼,二力肩舆骤雨翻。

闲似青山忙似城,若为离合倍关情。


东风欲送石门影,椒雨仍留屐齿声。


云掩春灯山路寂,浪高官舫夜江明。

出世已经三十年,红帔白发拜金仙。


身闲在世岂容易,梦觉随人只倒颠。


夜雪晓风思暖碗,松涛溪管羡高眠。

山院炎蒸苦莫何,西风忽向竹间过。


梧桐新月难成寐,杨柳残烟好放歌。


足疾偏怜凭药力,心闲每恐入诗魔。

抱璞生愁刖亦愁,脚跟无线系皇州。


若教此意如秋叶,不惹闲心上庾楼。


临水已沉潭底影,看云犹忆雁回洲。

庾关残腊惜归时,门掩春风日渐迟。


衰鬓自怜山兴洽,闲情惟有水边知。


浅深绿树藏茅屋,开落红花荫竹篱。

髼松雪鬓满头斑,垂老于今始入山。


上岭人扶登绝顶,下坡杖倚到前关。


晚秀茆房还我住,龙王书阁待僧闲。

山中岁月无新旧,抚景随人乐事仍。


泉落石声调玉管,月移云影暗春灯。


早鸟唤林千嶂绿,夜猿啼雨一江澄。

绝岛寒林自掩关,深居从不为人闲。


千株松柏清阴外,万叠山河落照间。


云欲收时空不碍,鹤曾栖处法仍还。

日日扶筇望海涯,目前生计只些些。


一泓潦隔平田阔,千树松排东岭斜。


山外不知何处岸,云中依旧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