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元日震雷元夜雨,农家占验吾岂谙。
冬春一寒酒里活,开户愁见阴云昙。
南天破例三九雪,玉龙起蛰鏖层潭。
春初早韭味已甘,残梅何论枝北南。
习池有酒例倒载,烟景迸作杯中醰。
先生示病元不病,说法能下天花毵。
煮雪取歰不取甘,看梅赏北莫赏南。
南枝开残北枝好,雪歰茗苦逾醇醰。
时晴论诗过君夜,瓶笙泠泠花影毵。
春明梦华对雪发,我笔未到君已谙。
少年追欢了不觉,风际一瞥如优昙。
郑虔爱冷每幽讨,并辔窑厂临冰潭。
梦中欢呼夜大雪,开门失笑吾饱谙。
错疑江亭枯苇际,四顾一白云昙昙。
北方无梅负雪白,而我手种缘江潭。
越人望色走弗诊,和缓乃为竖子窘。
忠州儋耳剧无聊,襞积千金寄忧闵。
吾生受形各有制,方寸要与天地准。
海滨不知冬,冰雪所罕到。
岁华殿者梅,冷暖有特操。
绕池十数本,挺干颇兀傲。
霜晨万橘林,璀璨世所无。
凌寒有此色,忍命为木奴?
春盘取可口,谁知终岁劬。
剪繁钩其蠢,粪溉常忧枯。
出门何所适,长岁具一舟。
潮来月如盆,挂席恣溯游。
群季已满载,无用更命俦。
退庵留片石,载归从桂林。
有园在南浦,兵燹愁见侵。
阿翁夙一见,积思极云岑。
开棂当荷风,香气日在袂。
无花叶自好,花亦韵绝世。
或以比君子,因之念吾契。
方山于我亲,鼓山是我邻。
有诗辄送至,有酒邀之频。
似喜无事饮,却怜无病呻。
种竹恨不蕃,种松恨不大。
看看竹成列,又盼松偃盖。
微生耻求足,禅律况所戒。
水松枯何年?出楼各丈馀。
有藤络至颠,生意故自如。
春华而夏阴,其下回清渠。
平生好楼居,亦爱数竿竹。
收身及未老,随分得小筑。
东牖延夏凉,南荣纳冬燠。
绝江潮始生,到寺月已午。
僧楼钟未动,径自造竹所。
阴沈半池墨,众鱼相濡煦。
入春五日雨一霁,谢公挟客来江楼。
隔窗屴崱笑招手,舵尾所向风飕飕。
万松俯仰入云海,涧底一白潜蛟虬。
听惯田水声,时复爱泉响。
循崖临窈深,入崦息夷敞。
老禅风烟寥,枯涧草木长。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
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
开径延三益,循溪署八愚。
岁寒寻保社,禅缚笑臞儒。
不饮奇嫌问,无金墓懒谀。
萧萧鹤观晚春时,槐里千官盛漠仪。
断桥溃岸数家村,雨少晴多减涨痕。
雪白鹅儿绿杨柳,日高犹自掩柴门。
补之下笔占清寒,不买胭脂绘牡丹。
得米山农元有例,世人莫作画师看。
论交三世忝年家,翰墨临分喜拜嘉。
住惯北方耐风雪,却寻邓尉貌梅花。
阅尽冰霜辟尽尘,天风长岁助吟呻。
同心离立谁伦比?
举似山中负戴人。
两儿生及我趋庭,摩顶犹期遗一经。
风木八年桑海换,头颅如许说添丁。
沈冥颇亦恋岩扉,尊酒论诗月半晖。
长有岁寒心一寸,万年枝上看春归。
策策秋声独掩扉,空山雨过又斜晖。
无人解会伤心处,只道先生避俗归。
人间何世复何言,相视麻鞋剩泪痕。
裂帛一湾澄碧水,投诗还酹独清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