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璞

宋阳榖人,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与姜夔等相唱和。曾官溧阳县丞。有《方泉先生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文命殿角东北左,上有梅梁铁交锁。
传闻旧时枝叶生,木质鳞身无不可。
有时匹练离朱栱,归带湿萍光欲动。
云从会稽生,旦旦见伯禹。
听读山海经,成龙不成虎。
禹命云归欤,可向蕺山去。
苍弁一如楚执圭,思想越吟身自低。
涧水又如古智士,纵横流转多滑稽。
杂花半开已倏落,如怨旷女离深闺。
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
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
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
一自初闻报,哀号向草堂。
相随只儿子,远和有山獐。
土沃幽宫掩,灰凝奠酒香。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祟,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卷舌空沉彩,芸香亦蠹贤。
几时噫凤沼,一旦感龙泉。
远播雕题外,高垂若木边。
千古应无恨,诸公竟不能。
要令参溟涬,端合罢飞腾。
白草伤麟野,苍山下马陵。
与君昔并丹阳船,形容惘怆俱可怜。
自说宅囿及百年,藏三小山出云烟。
土伯小庙自题扁,持照清池分丑妍。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溪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忆昔玉雪时,最感邻媪嫂。
剪罗作发鬌,添玑缀纹褓。
今回遇孙枝,面墨体枯槁。
一从负图与负舟,天公閟之居灵湫。
重瞳胼手久不作,苍苔古木两漠漠。
朝来石磴鳞鳞湿,如觉蜿蜒为人出。
还山迫暮夜,枕石吟下眠。
梦作童子日,采花弄寒泉。
回身在人世,欲去尘网缠。
山人袖携古琴来,形模拙丑腹破穿。
上两金字亦残漫,自云得自十年前。
十年前宿野店间,野店岑寂无炊烟。
与君虽为外兄弟,语话寻常见肝肺。
自从不见半年馀,每望吴云辄流涕。
蘋溪松江同一波,半年不见当奈何。
吾母祷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归人复何之,所愿清战尘。
娟娟篱头花,白白间绿叶。
明光裁贩裤,不掩游子屧。
馀春背人去,乞与弄芳蝶。
夕阳蔽天涯,望望不见家。
牛斗象纬微,咄咄空嗟咨。
此时将细碎,说与枝上花。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
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
优尼制铜觉,欲住女主龄。
主称金轮王,录在华严经。
而舍觉富贵,爱慕涂椒馨。
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
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
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
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
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凌兢下危梯,俯伛生深穴。
回身避云雾,偃面视日月。
药苗护谽谺,竹节截㠔嶭。
稽首游名山,驾言入华阳。
南洞极秘怪,松草泉水香。
曲几妙隶画,残碣刊灵章。
长条导幽情,净色穿户牖。
酸风酽如醋,少待浓似酒。
飐飐金丝垂,满眼遮老丑。
此生无耽嗜,独具爱书癖。
旁搜固未暇,乍见亦略识。
尘土苦见污,更苦官事逼。
家住栖贤云,泉石恣幽讨。
写出明视孙,眉目增媚好。
卯日行踆踆,衣褐坐芳草。
君王有遗令,婢子守空台。
遥望西陵下,漆灯照鸩杯。
玉颜阙钗泽,松柏生悲哀。
古寺閟岑郁,空梁悬斋鱼。
神坐既攲仄,德容亦饥虚。
先生贫有命,山僧乐无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