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贡父,一作戆父、赣父,号公非。刘敞弟。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书舍人。博览群书,精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六十衰迟只自宽,读书无味细书难。


一麾已愧腰银印,百选何由及治官。


潮过石城如雪白,山从钟岭似虬蟠。

河阳种花春已滋,彭泽酿酒醉无期。


宣城家声故未泯,单父弦歌方尔为。


会知丘壑潜高兴,新作池塘出梦思。

戍鼓邻鸡催启关,繁星未坠重愁颜。


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


去远不堪登灞涘,言归时复念东山。

关西兵马盛车邻,君向吴门望缇群。


聚米山川都掌内,折胶天气及秋分。


大将军令穷青海,三受降城起拂云。

翠琰盘螭近玉题,芝书光彩贲雄辞。


方从薄忌真如在,事绝鸿都岂易窥。


幼妇色丝辉锦组,银钩金错照琉璃。

金声掷赋惟兴公,西河智略称会宗。


曳裾置醴初奋发,听履题剑方从容。


上倚壶遂以为相,众恨王骏不得封。

二月二日春意动,东风生物来无垠。


苦怜清济不如古,却爱小园方及辰。


谷鸟出声已脱俗,林花一枝疑占新。

昔贤为亲屈小官,使君专城情更欢。


连山大湖水凝碧,高盖驷马车涂丹。


彩衣儿戏养颜色,箬酒宾宴罗杯盘。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


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

积雪犹残雨复新,正朝日晦只逡巡。


浮云未省见白日,细草何事知青春。


杖藜苦恨泥污客,解衣生憎寒著人。

徘徊远林下,幽草为谁芳。


前日同游客,今朝俱异乡。


东风虽淡荡,陈迹似凄凉。

北山云起南山雨,返照却见南山树。


逆风燕子能疾飞,隔叶黄鹂犹独语。


忆君池上波悠悠,忆君翠竹声飕飕。

侍臣数厌承明庐,太守何妨太史书。


十里九坂二殽道,驷马高盖朱轮车。


分陕已信召南贵,补郡讵比平原疏。

小来读书非为名,约身不肯游公卿。


只怜狂简真吾党,谩有文章惭老成。


汉廷好武臣尚少,郎官十年不见调。

老翁年侵耕作苦,官田税多不敢住。


身携儿孙事渔钓,编竹为家寄江浦。


朝寻菱芡逗烟水,暮饭鱼虾宿风雨。

慕道逍遥游,不作枯槁语。
二年客都城,卒岁厌贫窭。


乃知北门诗,圣人亦有取。

在家出家古有此,方仕致仕吾自嗤。


晏眠足当几杖赐,散发每从田野期。


息交便尔宾客绝,省事何说课最为。

枣下人不行,四旁生蒺藜。


秋来见成实,粲粲青红垂。


敲树落碧瓦,溅石投赤矶。

贫贱智不远,终年谋一身。


北堂甫成冬,西轩已送春。


开窗纳清风,扫地祛凝尘。

城隅见连山,苍翠横座中。


白云卷霄汉,千叠张屏风。


此地有佳致,望望情不穷。

雨后炎氛减,空堂起清凉。


萧萧野风声,淡淡孤月光。


晚睡梦亦短,常苦秋夜长。

移舟次北渚,风水亦有说。


隐几见群山,昂头看新月。


田舍烟微茫,江船火明灭。

川形直如线,川水疾如箭。


扁舟急鸣橹,顷刻异州县。


晤语不及闻,注视目已眩。

出郭已清思,浮舟暂长啸。


水云两涵泳,青翠相照耀。


赏心随值遇,物色相顾召。

竟日鉴寒水,泊舟复新月。


浮光镜上下,空寂照毫发。


华星涌波际,人语自天末。

知此升斗狭,鳣鲟非所容。


安知庖所捐,后不成蛟龙。


为尔释囚拘,置之清泠中。

江南多芙蓉,水绿看最好。


轻舟浮江来,白露秋意早。


露白秋已晞,游子行未归。

君子贵自然,不为时俗观。


升车不广欬,即席不变颜。


疾驱不駷辔,高张不急弹。

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


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


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

泽陂生芙蕖,映此蒲与荷。


彼美不可逢,忧心涕滂沲。


行乐在及时,株林起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