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者天子巡狩之礼,布在方策。
至秦、汉巡幸,或以厌望气之祥,或以希神仙之应,烦扰之役,多非旧典。
唯后汉诸帝,颇有古礼焉。

夫有国有家者,礼仪之用尚矣。
然而历代损益,每有不同,非务相改,随时之宜故也。
汉文以人情季薄,国丧革三年之纪。

上元庚辰甲子纪首至太甲元年癸亥,三千五百二十三年,至元嘉二十年癸未,五千七百三年,算外。
元法,三千六百四十八。
章岁,十九。

夫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
役智穷神,无幽不察,是以动作云为,皆应天地之象。
古先圣哲,拟辰极,制浑仪。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则《春秋》是也,言则《尚书》是也。
至于楚《书》、郑《志》、晋《乘》、楚《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于后。
司马迁制一家之言,始区别名题。

顺皇帝讳准,字仲谋,小字智观,明帝第三子也。
泰始五年七月癸丑生。
七年,封安成王,食邑三千户。

废帝讳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长子也。
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于卫尉府。
太宗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之卦为小字,故帝字慧震,其余皇子亦如之。

太宗明皇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也。
元嘉十六年十月戊寅生。
二十五年,封淮阳王,食邑二千户。

前废帝讳子业,小字法师,孝武帝长子也。
元嘉二十六年正月甲申生。
世祖镇寻阳,子业留京邑。

世祖孝武皇帝讳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文帝第三子也。
元嘉七年秋八月庚午生。
十二年,立为武陵王,食邑二千户。

太祖文皇帝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
晋安帝义熙三年,生于京口。
卢循之难,上年四岁,高祖使谘议参军刘粹辅上镇京城。

少帝讳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也,母曰张夫人。
晋义熙二年,生于京口。
武帝晚无男,及帝生,甚悦。

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
策曰:


皇帝臣讳,敢用玄牡,昭告皇天后帝。
晋帝以卜世告终,历数有归,钦若景运,以命于讳。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于京师,改授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二十人,本官悉如故,固辞。
凡南北征伐战亡者,并列上赙赠。
尸丧未反,遣主帅迎接,致还本土。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强,辟强生阳城缪侯德,德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釐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平生东武城令某,某生东莱太守景,景生明经洽,洽生博士弘,弘生琅邪都尉悝,悝生魏定襄太守某,某生邪城令亮,亮生晋北平太守膺,膺生相国掾熙,熙生开封令旭孙,旭孙生混,始过江,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官至武原令。
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翘,是为皇考。

阿柴虏吐谷浑,辽东鲜卑也。
父弈洛韩,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
若洛廆别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
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
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百福四象初, 万寿三元始。

拜献惟衮职, 同心协卿士。

北极永无穷, 南山何足拟。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


游丝暧如网,落花雰似雾。


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

阳台氤氲多异色。


巫山高高上无极。


云来云去常不息。

杨柳垂地燕差池。


缄情忍思落容仪。


弦伤曲怨心自知。

罗袖飘纚拂雕桐。


促柱高张散轻宫。


迎歌度舞遏归风。

邯郸奇弄出文梓。


萦弦急调切流徵。


玄鹤徘徊白云起。

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


两溪共一泻,水洁望如空。


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

去朝市,朝市深归暮。


辞北缨而南徂,浮东川而西顾。


逢天地之降祥,值日月之重光。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


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云半。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


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


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